电子报
电子报

与世界牵手 与梦想同行———访2008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姚继伟、黄和杰


  三月,求是园春光明媚,喜讯频传。经过层层选拔,我校15名同学荣幸地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通过对话,我有幸聆听到其中的成员,外语学院姚继伟和黄和杰同学近年来的奉献经历,以及奥运体悟。如千万志愿者一样,他们执著、勤勉;从他们身上,折射出了整个志愿者群体的人格光芒。
  姚继伟和黄和杰同为英语专业学生,并先后担任过外语学院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主任。在世界休闲大会和女足世界杯的现场,都能见到他们作为志愿者的忙碌身影。于他们而言,奥运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更是责任。
  “志愿者工作是我毕生的事业。”———姚继伟2007年11月,已经升入大四的姚继伟被评为校十佳青年志愿者。颁奖典礼上,他说出了这样简单而深刻的话。在他心里,帮助他人已经成为一种需要、一项事业。“越是被社会冷落、忽视的群体,我越是想关注。”
  从零三年年底第一次加入志愿者队伍至今,姚继伟的服务小时数已近五百。从休博会、女足世界杯、台湾学子浙江行到学院里大大小小的义卖、捐赠,他组织过、参加过的活动连自己也数不清了。“到底是什么动力支持我这么多年做下来,真的很难说清楚,”他腼腆地笑着,“上轨道了,参加志愿者活动已经成为惯性。喜欢做一件事情,也没有特别的理由———这是责任。”
  姚继伟若有所思地回忆起去年年底在团省委参加奥运志愿者选拔的经历:“很多人问我,‘八月奥运开幕时你已经毕业了,为什么还要参加志愿者活动?’我觉得这是千年盛事,机会难得,既然有能力,就要把握机遇参与其中。能在毕业之前赶上最后一班车,我深感幸运。”与许多真正乐于奉献的人一样,姚继伟总是心怀感恩。
  “那天跟我们一起面试的还有一位毕业于老杭大英语系的校友,我们叫他高老师。他的孩子都跟我们差不多大了,”他感叹着,“现在很多人都开始追求物质享受以外的东西。老校友人到中年,事业有成,仍以服务他人为乐,让人感动。我愿成为他那样的人。”姚继伟语气坚定。随后又笑着说:“志愿者活动总能达到双赢:在让社会受益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所以,何乐而不为呢?”
  如此简单质朴,却如此充满力量的逻辑。我在,我爱,故我行动。“事情也不总是那样美好。比如现在很多单位需要暑假实习经历,而我夏天的大多时间都被志愿者活动占据。因此在一些用人单位看来,我的简历并不够吸引人。找工作还是有压力的。”姚继伟3月9日上午刚刚参加完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他坦言这段时间,在努力学习、准备毕业论文、关注奥运的同时,也会到各大人才市场看看。“后悔?后悔谈不上。学院毕业中还找不到像我这样经历丰富的人。我参加的活动应该是最多的,”他自豪地说,“毕竟,时间和人的精力都有限,有所获、有所失是很正常的事,不需要遗憾。”
  姚继伟的寝室里堆满了大大小小的证书,每一张都写满了对他的肯定,和对他辛苦付出的见证。于他而言,成绩已成为过去。他笑言荣誉并不是主要收获,真正得到的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和另一个看世界的角度。他感谢志愿者活动给予他另一双眼睛,去发现、进而关注人们习惯于忽视的角落。
  “朋友曾对我说:‘看完感动中国,感觉你的精神境界跟他们也差不了多少。’那是溢美之词了。我很平凡。有些事做了,我无愧于心。我只是尽我所能。”
  谈起即将到来的奥运会,姚继伟毫不掩饰激动的心情。“很期待,为自己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并将近距离地接触这一盛会而深感自豪。到时候也有机会与全世界最优秀的志愿者交流。”浙大15人团队将于七月下旬出发赴京,在经过严格培训后开始志愿者工作。
  “能参加奥运会是一种荣誉,我很幸运。我不期望从中得到多大的好处,只是期望抓住这个展现自我、展现国人形象的机会,给全世界留下最美好的印象。把我们的热情、真情传递给出去———我们一定能完成使命。”
  “责任、纪律、爱。”———黄和杰这就是黄和杰的关键词。这位05级英语专业的男生目光清澈,腼腆而诚恳。他曾被评为2006-2007学年校级优秀团员,并获得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无论是在女足世界杯竞赛组抬担架,还是在浙大110周年校庆志愿者活动中担任组织管理者,他都全力以赴。
  “我的大学生活是沿着志愿者这条路走下来的———沿着老姚的脚印往前走!”大家都亲切地叫姚继伟 “老姚”,“我进来时青志纳新的面试官就是他,他也是我前一任青志的主任。我接他的班。”他谦逊地笑着。
  对黄和杰而言,每一次志愿者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值得一生珍藏。“2007女足世界杯期间我在竞赛部工作,协助团委老师管理竞赛部的志愿者、撰写通讯稿,当然,比赛中抬担架是我的主要任务。后来获得浙江(杭州)赛区志愿者行动‘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参加过台湾学子浙江行,三农协会的农民工调研活动,06年元旦到望月与社区居民共度新年,06年圣诞在三墩长桥小学组织圣诞派对,走访校友,回访母校等等。”说起大学三年来参加的志愿者活动,黄和杰如数家珍,“大学生心怀梦想,也应有一颗感恩的心,多去帮助他人。原本策划去四川大凉山支教,后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感觉真是莫大的遗憾。”黄和杰前些年一个人去四川旅行,对一些地方人们的生存状态深有感触。“震撼。”黄和杰这样描述自己05年第一次参加西部志愿者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时的心情,“所以,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去西部支教,去圆一个许许多多大学生都拥有的梦。”
  “打算考研。2008奥运会可能是我在大学期间参加的最后一次志愿者活动了———当然,也是最棒的一次!”这次奥运会将为黄和杰的大学志愿者生涯画上一个光辉灿烂的句号。同时,新的人生序幕也将盛大开启。
  “大学给我们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和轻松的氛围,也给了我们自己把握、自己选择的机会。就个人而言,其实并没太想过一直在做的志愿者活动会对以后的工作有什么帮助———主要是觉得用自己多出来的时间去奉献给需要的人,不是很好吗?其实我们也许并不需要都成为志愿者,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可以,不要忘记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
  “志愿者事业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曾这样评价奥运会志愿者:“他们是现代奥运会的基石,是奥运会真正的形象大使,如果没有志愿者的支持很难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的确,奥林匹克运动就是志愿者的运动,没有志愿者,奥林匹克运动很难发展下去。谈话中,两位志愿者都充分肯定了这一群体的重要性,并呼吁更多人关注和支持志愿者事业。
  与世界牵手,与梦想同行———这一群求是学子将用自身行动和出色表现践行奥林匹克志愿者精神。因为,他们深爱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