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物尽其用创建节约型校园的新思路———88名困生获赠教学用旧电脑

  本报讯3月13日,我校“促贫困学生学习,助贫困学生成长”教学用旧电脑发放仪式在柳林校区举行。当88台从教学一线置换下的旧电脑一一发放到来自14个学院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同学手中时,全场响起了掌声。人文(通识教育)学院的吴同学说:“我们终于告别了无个人电脑的大学生活。”
  出席发放仪式的杨继瑞副书记充分肯定了国有资产管理处和学生工作部拓展工作思路,积极为贫困学生排忧解难的做法。他说,将教学用旧电脑发放给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学生使用,这是学校合理利用资源,立足自身做好贫困助学工作的具体体现,是将创建节约型校园与贫困助学工作有机结合的新尝试。他希望获得电脑的同学发挥好电脑在帮助学习促进成长方面的作用,心怀感恩,志存高远,勤奋学习。
  国有资产管理处黄丹慧副处长介绍说,这批电脑是去年年底,因不能适应教学需要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淘汰的教学用电脑。考虑到学校部分贫困学生因没有个人电脑,不便学习的实际困难,萌生了将这批电脑捐赠给贫困学生使用的想法,并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虽然这批电脑型号比较滞后,但都是正规品牌机型,性能较好,硬盘、内存配置完全能满足同学们正常学习、上网的需要。
  为确保发到贫困同学手中的电脑都正常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师还利用空余时间做“义工”,对电脑进行了换件、组装。学生工作部还组织经济信息工程学院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对电脑进行了再次维修、组装、测试,从初选的103台电脑中精选出88台。学生工作部部长张邦富说,让非贫困同学参与到这次活动中,不仅发挥了其专业优势,还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生动的互助互爱,关心身边贫困同学的教育。
  首批88名同学毕业后,这批电脑将继续转交给低年级贫困同学使用。会计学院的李同学说:“电脑虽然是旧的,但学校每次给予我们的关爱都是新的,我会加倍爱惜它,一定让这份关爱延续到其他贫困同学手中。”(学生工作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