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童年拾趣
调皮


  一个人住常常有空寂的感觉,于是开始了自言自语,沉睡的回忆也被寂寞所唤醒。昨夜,想起来了孩提时候的许多有趣之事,略提一二件以示纪念那一去不能复返的无忧而快乐的童年。一、父亲的竹条从我已有的记忆和长辈们的复述中,得到一个结论:我小时候是个调皮鬼!现在看来,成为我调皮的那些佐证可以说明“调皮”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因为,在我调皮的时候,我弄坏了别人的东西,或者把别的小朋友打哭了,这叫“损人”,那么,父母听到这些事情的时候用竹条把我教育了一顿,或者我把自己的衣服丢了,甚至把自己的胳膊弄脱臼了,这些应该就是“不利己”了。然而,对于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我却总是乐此不疲。
  为此,我的父亲从关心我教育我的角度出发,特地花了一个傍晚的时间采了几根竹枝精心制作了一把竹条,把它挂在我房间的墙上。(现在,我知道父亲的这种行为是为了威慑我,让我少给他惹麻烦。)而且,他循循善诱地和我约法三章,具体是怎么约定的现在已经记不起来了,只记得个大概,好像是做错事情(小错)累计三次以上,他的竹条就要在我身体上使用一次,大错是有一件打一次。现在想起来,我父亲教育我还是有一套的,把竹条挂在墙上其实就是无声地提醒了我,而且,不是滥用他的竹条,还是用之有度的。其实,挨打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的。二、过家家这也许在我父亲的约法三章中是件小错,属于要累积三次才使用竹条的那一种。学前,家中,带着一群堂弟堂妹玩“过家家”,等我们分配角色、找好“食物”之后,却发现没有锅盆碗碟。其他“家庭成员”都望着我这个“家长”,“家长”四顾而视,立即有了发现:我叔叔家那个装菜的瓦坛子躺在墙角。我跑过一看,里面是空的。于是便有了主意,我叫我堂弟把东西抬过去,然后抡起一把锄头向瓦坛砸去。结果是坛子破了,我们过家家有了锅盆碗碟,而叔叔家损失了一个坛子,我挨了顿骂,我父亲说了几句好话。这只是我调皮历史中的一个小事件。三、“一举成名”
  这件事情应该在“约法三章”里是件大事情,当然就扎扎实实地受了一顿皮肉之苦。而且,在我读高中以前一直深以为耻,如果别人用此事攻击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和别人拼命。
  时间:小学一年级。
  地点:我读小学一年级的那个小学。
  人物:我和班主任。
  故事发生之前:那是我的第一个小学一年级(小学一年级我读了2次,实在汗颜!),当时不到6岁,懵懵懂懂的,只觉得人多、好玩,便向父母申请读书,父母很乐意地把我送进了教室。
  事情经过:期中考试过后,班主任老师重新安排座位。当时我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要求和我们班上最干净、成绩最好的女生坐一起,全班同学哈哈大笑。我们年轻的女班主任老师觉得权威受到了挑战,于是,她坚决安排我和一个又黑又脏的女孩子坐一起。当我听到这个安排的时候,我很生气,而且越想越气。接着,我做了一件让我“一举成名”的事,我冲到讲台,挥起拳头向我们班主任砸去———后面的事情我就不记得了,好像是一位老师把我送到家中,并且把我的“壮举”告诉了我的父亲。
  故事发生之后的我:当晚被打了一顿。然而,还有更为严重的后果,后来同学们都说我是为了和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坐,不惜冲上去打班主任。其实不是这样的,当时我的真实想法是要和一个干净的、没有鼻涕的、成绩好的女孩子坐,这样我就不会听到吸鼻涕的声音,而且还能抄抄别人的作业。他们这样的说话让我很难堪,他们让我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后来,等我去了远离家乡的高中,没人再提这件事情,再说读高中也懂事一些了,才将这“一举成名”的往事从心中慢慢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