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中国青年报》第十版以《非名校里有名师》为题报道全国高校教学名师、我校教师张静教授。中国江西网、腾讯网、中国江西新闻网、中国青年报网络版等网站进行了转载。非名校里有名师中国青年报记者方奕晗
在人们的印象中,名校比起非名校而言,最大的优势就是师资力量雄厚,人才济济,名师荟萃;一般院校的师资力量中,教授占的比例都不高,更别说有知名教授了。
事实并非如此!一些地方院校其实“藏龙卧虎”。记者发现,在200位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的教学名师中,有不少就来自河北北方学院、石河子大学等普通院校。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可是很高的荣誉啊,能入选的都是既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又能长期从事基础课教学工作,注重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授。这一奖项2003年开始设立,每3年才评选一次,每次评出100位教学名师。
其实,报考这些执教于非名校的名师所在的高校和专业,对于那些高考成绩不太出众的考生而言是个不错的选择。首先,这些老师所在的非名校总体录取分数线不会太高,其次,师从名师,不仅能打下扎实的学科基础,而且,无论将来就业还是考研都相对而言更有优势。
下面,记者就为您介绍7位非名校中的全国教学名师。
河北北方学院病理生理学张静教授
作为我国活体淋巴微循环研究的领头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之一,张静教授喜欢用四句话概括她对自己的要求:教学理念要创新,教学内容要先进,教学方法有特色,教学效果求一流。
张静教授的父亲是我国知名学者张中行先生。然而她并没有依靠父亲的名气离开张家口,而坚持在这里工作了45年。每年,她的教研室都承担着临床医学、检验等40多个班的教学及研究生培养任务。
河北北方学院是河北省北部唯一的综合性院校,学校的对外宣传材料用了不小的篇幅介绍由张静教授领衔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科,其中提到:“淋巴微循环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学研究”是河北省的优势和特色研究之一,研究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摘自2007-05-23《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