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我校召开第一次科技大会

    本报讯 2007年12月29日上午,学校在东塘校区学术报告厅召开第一次科技大会,党委书记蔡光先宣读了学校党委、行政《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综合发展的决定》,校长尤昭玲作《抓住发展机遇,加强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结合,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的主题报告,党委副书记陈弘宣读《关于表彰优秀科研团队的决定》,大会由党委副书记黄政德主持,省教育厅申纪云副厅长、省科技厅副厅长罗亚军、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刘君武和全体校领导、处级干部、科研秘书、教研室(研究室)主任以及学生代表共500多人参加了大会。
    省教育厅申纪云副厅长、省科技厅副厅长罗亚军、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刘君武参加了科技大会并对大会的召开表示了热烈祝贺,对我校科技工作的成绩予以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很多加快中医药科技发展的好建议,希望我校抓住中医药发展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把我校建设成为中医药人才的摇篮,中医药创新研究的基地,发挥中医药对湖南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创美好的未来。
   党委书记蔡光先指出,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落实湖南省委、省政府建设创新型湖南和科教兴湘战略,学校要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综合发展,开创学校“体系完善、基础厚实、特色鲜明、社会满意”的新局面,全面落实学校党委“五子”工作目标。他提出要通过努力,到2015年学校构建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撑和保障科技发展的各项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科技综合实力进入国内同行业领先行列。同时,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要多渠道加大科技投入,优化资源配置,要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科技激励机制,把我校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中医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源头,为湖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尤昭玲校长在报告中回顾了自2000年湖南中医学院第六次科技工作大会召开以及2002年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合并建校以来,学校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科技项目和经费大幅增加;科技成果水平逐步提升;科技开发及成果转让效益显著;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崭露头角;科技平台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国家、省、学校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基本形成;科技交流日益加强;科技合作对湖南省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初步形成。她还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科技工作的引领作用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科研、教学、医疗工作未能有效协调;科技资源整合不足,创新潜力难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她提出今后科技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重点科技项目获得新的突破;科技成果水平和效益再上新的台阶;创新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创新技术平台建设更加完善;学科建设协调提高。主要任务是推进学科融合、跨院系组合、产学研结合,面向医疗卫生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在基础研究、前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领域中的优势方向、重点阶段,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标志性成果,产生规模化效益。她明确了今后的政策和措施是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的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多渠道加大科技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科技激励机制。
    陈弘副书记宣读了《关于表彰2000-2007年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决定》,为了加强和促进学校科研团队建设,增强学校科研力量,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培养具有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人物与学科团队,学校党委对中医病症研究、针灸针络研究、中药粉体工程、妇科血症研究、中药新药开发、中药基础理论研究等6个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给予表彰。
优秀科技团队代表常小荣教授、李顺祥教授先后发言。
    蔡光先书记代表学校与武汉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九典制药有限公司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
    校领导还为优秀科研团队颁发了奖状和奖金。
    下午,代表们围绕主题报告和党委、行政《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综合发展的决定》以及科技管理文件分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李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