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六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原浙江大学副校长
周春晖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杭州举行
本报讯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我国化工自动化学科创始人之一,浙江省政协第四、五、六届副主席,原浙江大学副校长,教授周春晖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月22日20时15分在杭州逝世,享年86岁。周春晖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1月29日在杭州举行。
省领导楼阳生、张曦,老同志王家扬、吴敏达、王启东、孙优贤、孙家贤、陈法文、吴仁源、薛艳庄、耿典华、丁德云、阙端麟、汪希萱、程炜、李青、冯培恩、张浚生等及各界干部群众300余人向周春晖同志遗体告别,并向周春晖同志的家属表示亲切慰问。
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教育部、中共浙江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省纪委、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军区、省武警总队、省教育厅、浙江大学等单位送了花圈、花篮或发来唁电、唁函。
在周春晖同志住院、病危抢救期间及病逝后,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和常务副部长沈跃跃、吉林省常务副省长竺延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司令员张育林,省领导赵洪祝、吕祖善、周国富、夏宝龙、王华元、王国平、斯鑫良、陈敏尔、王辉忠、巴音朝鲁、李强、王贺文、黄坤明、葛慧君、王永明、徐宏俊、吴国华、刘奇、程渭山、张家盟、冯明、陈加元、钟山、茅临生、金德水、王建满、郑继伟、楼阳生、盛昌黎、徐冠巨、王永昌、陈艳华、黄旭明、徐辉、姚克、冯明光、齐奇、陈云龙、张曦、杨卫、王平安、温凯宾、蔡奇、毛光烈、孙忠焕、陈勇、王卓辉、刘枫、李金明,以及老同志铁瑛、薛驹、李泽民、沈祖伦、葛洪升、陈安羽、王家扬、商景才、王其超、吴敏达、王启东、杨彬、李德葆、郑树、毛昭晰、孔祥有、祝耀祖、孙优贤、孙家贤、陈法文、厉德馨、吴仁源、朱之光、杨士林、邱清华、薛艳庄、张克健、耿典华、丁德云、陈文韶、阙端麟、汪希萱、程炜、王务迪、梁平波、龙安定、李青、陈昭典、张蔚文、王玉娣、徐鸿道、冯培恩、王培民、张启楣、胡灿时、张浚生等前往医院看望、慰问家属或以发唁电、送花圈等形式表示哀悼。
周春晖同志1922年2月8日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云南省富源县人。1939年以同等学历考上云南大学化学系,1941年进校学习。在校期间,因学业优异通过考试获得云南省公费赴美留学机会,1945至1954年,他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拉华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学习并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54至1957年他任美国仑士勒理工大学化工系助理教授、副教授。1957年夏,周春晖偕夫人刘韵清举家回国,1958年3月受聘士于浙江大学,历任教授、化工自动化教研室主任、化工系主任、浙江大学副校长等职。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周春晖同志将自己大半生岁月献给了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他热爱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在近半个世纪的教学工作中,他理论联系实际,始终坚持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教学思想,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从事自动化事业的优秀学者、专家和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
周春晖同志潜心于化工自动化研究,尤其在工业过程控制理论及工程应用方面造诣高深,先后担任和兼任了中国化工学会过程检测控制仪表学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检测控制仪表学会常务理事、理事长;国家科委自动化科学学科组成员、国家科委自动化专业组成员;世界自动化学会应用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会自动化分组成员等职。他以渊博的学识,主编出版了一大批专著、教材。他还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工卷)》和《化工百科全书》两种大型辞书中有关自动化及仪表部分条目的撰稿人及各条目审定人,他为我国工业自动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周春晖同志退休后,仍心系教育事业,坚持亲自上讲台为研究生开设 《科技英语写作》课程到近80岁,并编写出版了《科技英语写作》一书,倾注了他对年轻学子的无限关爱之心。直至病重期间,他仍关注着年轻教师的成长。
周春晖同志始终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教育科技事业,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我国自动化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不仅在教学、科研上硕果累累,而且思想品德高尚,教书育人。他治学严谨,光明磊落,坚持原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切从事业出发,从不向组织和单位提出份外的要求。他既是一位受领导尊重、又是一位受学生爱戴、更为广大自动化工作者热爱的名师楷模。
周春晖同志曾先后担任了第四、五、六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他十分关心人民政协工作,注重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浙江省政协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