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我校一批专业点、实验区、教学团队、课程入选首批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


  本报讯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了2007年度第一批、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评审结果,我校新闻学、艺术设计、微电子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水利水电工程等 13个专业点入选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化学、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建筑学、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工程管理共8个专业点入选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水平和特色的重要措施,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 “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这是教育部、财政部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 “把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大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是继 “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直接针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采取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举措。“质量工程”包括6个方面的建设内容:一是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二是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三是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四是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五是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六是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
  与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公布的同时,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实验”、“国际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工程教育改革集成项目“面向现代工业的自动化综合人才培养新模式”等10个实验区入选2007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入选数量居全国高校之首。由我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艾四林教授牵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组教学团队”和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申永胜教授牵头的“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我校“经济学原理(1)”、“经济学原理 (2)”、“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财务会计(2)”、“金融工程导论”等经济与金融系列 5门课程入选“2007年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入选门数位列全国第一。(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