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效果
学校牢固树立 “学校以育人为本,育人以教学为先,教学以质量为重”的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采取措施,加强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探索,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综合效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多年来,学校在招生方面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声誉;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和用人单位的欢迎,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
基本理论基础扎实基本技能水平较高根据工、理、管、经、文、法等大类专业的不同培养目标,学校制定了加强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的具体方案。2006新版教学计划中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平台基础课占总课时的比例为75%以上,充分保证了基本理论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时间,通过整合课程,探索研究型教学,为提高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供了保障。
学校的本科生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平均达到83%以上。即使在2006年学校宣布英语四级考试与毕业证和学位证授予脱钩以后,英语四级通过率仍然达到80%以上的较高水平。
在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方面,学校加大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的比例,加强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教学计划中工科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学时已超过总学时的30%。在教学计划中各个专业均安排了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近年来,通过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多途径、多手段地培养、训练了学生的基本技能,为大学生掌握研究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自2003年起,学校为全校学生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形成了规模和体系,现每学期可开出70~80门实验课程,有4000余人次得到培训,为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创新学生德育体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长期以来,学校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科学设计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包括工作体制、德育答辩制度、队伍建设机制、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新时期学生德育体系,提高了德育效果。学校先后获得 “全国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国军训先进单位”、 “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成果奖”等荣誉,特别是创建的德育答辩制度在全国高校引起较大反响。
德育答辩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由应届本科毕业生将自己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接受政治、思想、品德、法纪、心理等教育的效果,按照规定的格式,以总结报告的文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形成个人德育状况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答辩会的形式,向班级的同学、答辩委员会成员宣读,同时接受提问,回答问题,由同学和答辩委员会就其德育表现做出评价。
德育答辩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多角度审视自我的机会,为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提供了一种平台,也起到了以毕业生的实际经历与经验影响在校生的作用,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答辩工作获得2004-2005年北京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成果奖。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专门在校召开了德育答辩工作现场观摩会,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有关领导针对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200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对学校创造性开展的德育答辩工做了重要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