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课上的良师,课下的益友———记“我爱我师”获奖者、理学院物理系副教授刘兆龙





  一副圆框眼镜,一头微卷烫发、一副淡定自若的笑容,这就是在此次 “我爱我师”评选活动中获奖的理学院物理系刘兆龙副教授。
  刘老师讲授的是大学物理课,在她的课堂上,你会看到一个神采飞扬、循循善诱的学者,用汪洋肆意的想象、画龙点睛的点评、丝丝入扣的分析,满足着讲台下学生渴求知识的愿望。学生对她上课的感受,评价最多的一句莫过于“条理清晰”,刘老师能把一个个错综复杂的问题 “大卸八块”,让学生知道我应该从哪个角度涉入,从哪几个方面思考。一位曾上过刘老师课的大四学生说,“我是从上刘老师的课开始爱上物理的,每次上课我都仿佛是在享受一场饕餮盛宴,每周两节的物理课是当时每周最让我兴奋的事”。
  不仅课程内容讲得清楚明白,刘老师的语言表达也很幽默。每次第二节课要开始的时候,会有很多同学依然沉浸在课间的睡梦中,刘老师会来上一句:“好了,咱们的下半场又开始了,中场休息的队员可以鼓起精神了。”当有些同学在最后一节课走神时,她也会微笑着幽上一默:“我知道大家都饿了,那就让我们补充点精神食粮,来,接着看这道题。”一个玩笑,把同学们又带回课堂,重新跟着她在物理世界中探索。
  课下的刘老师平易近人,跟她聊天,让人感觉她不是一个物理系严谨古板的教授,而是家庭中慈眉善目的长者。正因如此,很多同学课下都爱去找刘老师,不单单是问问题,还会聊自己的困惑、学业和生活。刘老师为能给学生的成长提供点滴帮助感到欣慰,她深深地喜欢身边的这些学生,每次提到他们,刘老师总有说不完的话:“每年送走一批学生,又迎来一拨新生,总是跟十八九岁的孩子在一起,让我觉得特别有年轻人的朝气,一点儿也不觉得自己老。”
  刘老师喜欢学生,学生对她也特别好。有一次她临时有事,匆忙间忘记了拿自己的钥匙和电教的钥匙,这时跟她一起等电梯的学生立即说,刘老师您别急,我跑得快,现在就去给您取,然后再把电教的钥匙还到管理员那儿。这件小事让刘老师一直很感动,每次回忆起来,她的脸上总会挂着幸福的笑容。
  刘老师特别喜欢用具体的事例解决大家的疑问,这让大家可以在通俗易懂的比喻中领会深刻的道理。在北理,大多数学生都要学习物理,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不少同学对这样的专业设置感到困惑。刘老师举了个例子,一个学游泳的人,教练也会让他去练习长跑,有用吗?学物理就好比练习长跑,对于一名工科学生来说,这是基本的思维训练。让一个学机械的学生测量长度,他可能会用刻度尺,但如果他学了物理,可能就会想到用光效应、霍尔效应,这样思维就发散开来了,这是一种思维方法,应该运用到学习工作中。
  这就是刘兆龙老师,课堂上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是学生公认的良师;课下和蔼可亲、体贴入微,是大家共赞的益友。(校报记者 林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