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生机盎然。2007年3月22日晚7点,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骨干学校组织的第六届“研究生国是论坛”拉开帷幕。本届论坛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共创和谐社会”为主题,分两场举行。北大团委副书记张小萌、研究生与青年工作部常务副部长朱凯、研究生骨干学校全体学员、各院系学生以及北大电视台、《北大青年》等校园媒体三百余人参加了本届论坛。论坛由研干校秘书长陈云超主持。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贾庆国教授作为第一场的主讲嘉宾,向大家介绍了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的基本情况,并解读和分析了政府工作报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协有关提案以及物权法和企业所得税法草案。他指出,此次政协会议很成功,各界委员共提案4500多件,与去年相比虽然数量有所下降,但质量明显提高,充分体现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对于政府工作报告,贾教授认为此次的政府工作报告把成绩与问题并举,在看到过去各项成绩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和预见。过去几年中,政府采取了减免农业税、新型农村医疗等诸多惠民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政府工作将以更加客观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关注百姓的切身利益,如教育、三农、环境、医保等,并制定一系列提高百姓收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相应措施。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我国客观建设环境的转变,衡量政府工作的GDP指标显得过于单一,就业、社会福利、环境状况等也可以作为标准。针对百姓较为关注的物权法和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等“两会“热点”问题,贾教授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没有物权法,物权法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制定物权法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普遍改善,普遍要求切实保护他们通过辛勤劳动积累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在性质上,物权法不是保护非法财产的法律,而是保护合法财产不受别人侵犯的法律。同时物权法从民法的角度,针对过去一段时间内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从诸多方面强化了对国有财产的保护,充分体现了宪法关于加强对社会主义公共财产保护的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所得税法对税率的统一也是必要的,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情况的变化,有利于统一、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建立,为我国未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在于3月25日晚举行的第二场论坛中,全国人大代表、原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魏丽惠教授以“民生”为话题阐述了“两会”的有关议案。魏教授语重心长地对与会同学说到,她在本次人大会中感触最深的是教育、住房、卫生等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在教育方面,应当进一步在西部和农村普及义务教育,并完善助学金、奖学金、助学贷款制度,以确保贫困家庭的孩子在义务教育之后能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在住房方面,不应将住房完全推向市场,应当结合我国实际,有效地把房价控制下来;在医疗卫生方面,要突出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并在农村推广新型合作医疗,在城镇完善社区服务和医疗保险制度。魏教授还向大家介绍了本次人大会的基本情况,如对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的审议,下届人大换届名额及代表产生方法等。魏教授特别提到,为迎接奥运而进行的新闻改革第一次允许国外记者直接采访人大代表,并通过电话、网络等通讯工具促进代表与群众的交流,表明了国家政治生活将更加公开透明。
“国是论坛”是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骨干学校在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召开前后举办的主题性活动,主要针对时局热点,邀请“两会”代表、委员与北大学子共话国是。至今,“国是论坛”已成功举办六届。在前五届论坛中,论坛曾先后邀请福建省副省长汪毅夫、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河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大卫、河南省郑州市市长王文超、国资委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等政府官员,北京大学“两会”代表、委员韩汝琦教授、林毅夫教授、魏丽惠教授、贾庆国教授等学者与北大学子交流,受到青年学生的普遍欢迎。
(校团委研究生与青年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