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段会珍) 11月22日,中共十七大代表、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为我校师生作学习十七大精神辅导报告。在校的全体校领导、全体处级干部、科级干部、各基层党支部书记、学生党员代表、全体国防生和入党积极分子代表2000多人在体育馆汇聚一堂,认真聆听了连维良书记的报告。这次报告也是我校党委举办的全校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的第一场报告。报告会由我校党委书记朱清孟主持。
连维良书记的报告共分三个部分。
一、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科学发展理念。连书记说,理解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领会“科学”两个字。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内涵丰富,主要表现在发展目的、目标、路径、要求、方法、方式、措施、衡量发展标准等八个方面。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发展的目的更加科学。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最大特点,是发展目的更加科学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就是要保障人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在发展的目标上,同十六大相比,十七大关于发展目标的内涵有了许多新的发展,内容进一步丰富,目标进一步具体,对科学发展的体现进一步明确,虽然许多是定性的描述,但比定量的提法更有份量,有一些方面定量的要求蕴涵在定性要求之中。在发展的路径上,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等一系列新要求,使发展要走的道路更加科学。在发展的要求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是以人为本这一价值取向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必然要求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缺少任何一条,就不是以人为本。在发展的方法上,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统筹兼顾”,十七大报告在很多方面体现了“统筹兼顾”的指导思想,并且较以前的“五个统筹”又有了新的发展。概括起来就是统筹“五个发展”、 “四个利益” 、“两个大局” 和“两个建设”。在发展的方式上,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命题。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在发展的举措上,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富于创新的新举措。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体功能区建设”、“‘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等。在衡量发展的标准上,十七大报告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生产力和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并把它作为衡量发展的最高原则和最高评价标准。
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连书记指出:十七大报告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是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一,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加丰富。其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更高。其三,从组合方式讲,发展方式比增长方式也复杂得多。此外,还从盲目地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从一次性和单一性利用资源转向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资源;从牺牲环境发展经济转向力争经济与环保双赢;从见物不见人的“以物为本”转变到“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实施科教强市战略,推动洛阳又好又快发展。连书记结合洛阳实际,谈了如何通过实施科教强市战略,推动洛阳又好又快发展。他说,科学的发展思路是科教强市的关键。市九次党代会上提出了三大发展战略,即“工业强市”、 “旅游强市” 、“科教强市”战略。这三个战略相互协调,重点突出,既切合洛阳实际,又符合十七大精神,是我们实现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强市和全面建设和谐洛阳目标的三大路径战略。洛阳有实施科教强市的雄厚的科技实力作基础。(下转二版)
电子版责任编辑 郑双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