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用写作来调节情绪,好办法!




 

写作有着许多好处:记录人生,展现自我,放飞理想,感悟人生,针砭时弊,实现价值。

同时,写作又是调节情绪的一剂良药,可以消除生气、悲伤、愤怒、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使人变得平和、开朗、大度和积极向上。

 

这三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写作真有那么大的功效吗?让我们来看以下3个例子:

----一位30岁的白领女士产后陷入了抑郁情绪之中,充满了无力感,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悲伤和难过。常常在抱怨和痛苦的情绪中不能自拔。她问自己:“为什么会这么痛苦?”后来,她重新开始写作,从每天的自由书写开始,与内心对话。她体会到,写作的过程就是疗愈的过程。通过写作,她慢慢地走出产后低谷期,生活充满了活力。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年轻时生活无节制,甚至还经常赌博、借债、酗酒。有一天,他把自己所犯错误的原因一条一条记在日记本上,这些原因是:缺乏刚毅力、自己欺骗自己、轻浮、不谦逊、脾气太暴躁、生活太放纵、模仿性太强、缺乏及时反省。经过这一次写作反省,托尔斯泰的人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此走上正道,并一步一步成为了文学大家。

----作家王蒙在《我为什么写作》一文中说:“至少我有理由希望,在写作的时候的我能够比我自己还要好一点,聪明一点,丰富一点,有时候更执著一点,也有时候更豁达一点。”他还说:“我喜欢写作还因为我并不是总是快乐的。谁能回避那些沉重的不愉快的甚至是可怕的事情呢?然而当这一切经验都变成文学的契机的时候,人生就比较能够忍受了。”

由此可见,写作确实有着调节情绪的作用。它能抚慰心灵,治疗心灵的创伤,使人正气上升,邪气消除,达到神清气爽的境地。

 

写作为何有如此功效



为什么写作在调节人的情绪方面会有这样的功效呢?

一.人在说话时,偏向于感性思考。而在写作时,作者偏向于理性思考,不易偏激。因为在写作时,要遣字造句,考虑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突出什么中心思想,等等,这时的心是比较平静的,不会那么冲动。

比如,最近网上热议的蚌埠徽州宴老板娘的过激言论,就是在情绪爆发时的“祸从口出”。如果在对双方调解时,让她用笔来写,就不会写出“你孩子还没我的狗值钱”等极端的话,也许事情经过调解就很快平息了。

二.写作是作者与自己内心沟通的桥梁。写作时作者会反省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人的情绪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在有负面情绪时,写作可以澄清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获得有价值的自我认识,把负面情绪转为正面情绪。虽然找人谈话也有这种效果,但人们在纸面上通过思考写下的话更容易地提出解决方案。

三.写作有助于宣泄情感。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比如,突如其来的变故带来的悲伤、职场中的挫败、人际关系矛盾、对一些事产生愤怒或恐惧,等等。这时,如果只是劝自己“想开点”,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而如果用写作来试一下,把事情写下来,理清楚,使情感得到宣泄,缓解压力,而不是把郁闷堵在心头,这样解决问题就比较容易。

四.写作可以作为事后反思的工具。比如,有一位青年总是跟母亲吵架,通过半年的阅读和写作,作了反省,改变了思维模式,现在与母亲相处得特别好。还有一位孩子家长经常跟孩子发火,他把“为什么我会发火”“下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记录下来,很快改掉了老发火的坏毛病。

五.写作使头脑变得更加清醒,更有责任与担当。长期的写作需要不断阅读加上勤于思考。这样,脑子里想问题时,逻辑性较强,看问题有了深度,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语言表达能力也大大加强,给工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在《我的阅读与写作》一书中说:“我初当记者时总有一种新鲜感和莫名的自豪感,仿佛周围的人物事件都由我的笔尖来调遣。”然而,经过多年的采访写作实践,他觉得,自己“由天真变得实在,由浮躁变得深沉,上任之初的那种职业的新鲜感、自豪感换成了一种人生的使命感、紧迫感,使我能以新的姿态对待以后的人生。”

现代科学证明,写作确实有许多好处,它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可以使人们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疗愈心灵创伤,焕发新的活力。写作与健康的课题已获广泛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心理治疗、医学、教育等领域。

既然写作有这么多的好处,那就赶快拿起你手中的笔,开始写作吧!只要你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坚持笔耕不辍,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作者系人民日报资深记者、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培训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