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云中镇扶贫图鉴(一)

按:《云中镇扶贫图鉴》是罗庭锋同学以蜀南扶贫工作真实事件为原型创作的中篇小说。

老故事

    云中镇是个偏远的川南小镇。它有多偏远呢?小镇集市后山,有座老坟,墓碑上赫然刻着年号:“大清民国元年”。

    几年以前,吴智亦曾听父亲讲起过那个春末夏初的周末。

    山道上久违地出现了两道车轮印。车开过,黄尘弥漫。刚进入新世纪那会,这条山道所通往的老监狱便迁走了。除了住这山里的几户人家赶集来往,极少有人会经过这条土公路。

    一辆面包车停在山道岔路口的大柳树下。柳树下是一处天然的池塘,石间清泉顺着苔痕流入池中,偶尔落入几枚杜鹃花瓣。水底青荇招摇,活像是仙境中的一片小森林。鸟鸣声回荡在谷中,此起彼伏,惊动白云。

    然面包车内的景象却颇与这美景格格不入。

    面包车内,一排座椅被折叠起来,成了临时的牌桌。三个中年男人正在激烈地切磋着。

    这三人可是老相识。车主有为,姓吴。上中学的时候,他总把一支烟偷偷放在文具盒里。多年后,有为成了云中镇政府中的小吏。

    那个解了衬衣扣子的男人叫王睿,上学时有为常嘲笑他只知痴傻地读书,没少搞他的恶作剧。人家现在是云中镇上中学的教师了。

    那个扯开了领带的眼镜男,名叫周翔。高中毕业后,家里人逼着他去考银行公职,他胡乱地考了,居然考上了!多年后,他调到了云中镇农村信用合作社。

    三人在一起玩了许多年。如今,碍于“身份”和一些特殊原因,三人只得在周末把车开到这样的地方,斗一会儿“地主”。

    川之北通行麻将,川之南盛行“斗地主”。把这讲成是赌博,似乎有些太过了。小打小闹,无所谓输赢,纯粹是此地人的一种难以剥离的休闲娱乐方式。

    “哎,哥子们。开学之后,我就少有这样的机会和你们一起耍了。”王睿深吸一口烟说道。

    “少来,你当老师的年年都有寒暑假耍,工资还照样拿。我们哪有你安逸!”有为笑着打趣。

    “哎,要开学了事情多得很。对了,为哥,那个叫杨明的孩子是你亲戚家的孩子吗?读初二的。”王睿问道。

    有为愣了一下。

    “对头,是我二婶的亲妹妹的孩子。这娃身世造孽,摊上了一个酒鬼父亲。当爹的不种地,也不打工挣钱,精神也喝出了问题。这个娃和他妈没少挨他的打。后来,他妈无力抚养他,就把他放到了我二婶家寄养。他本来名字叫杨三,我二婶送他去读书报名的时候,老师说这个名字不正经,于是给他当场改了个名字叫杨明。”

    “你又是怎么知道这个娃的呢?”有为转头问王睿。

    “他本来是我的学生,今年该读初二,但是没有来报名。后来开学上课了,我有一天看见这个娃在校门外隔着铁门往里望。当时我也有点急,一把给他揪进来,塞进了教室。我给他垫了二百块钱报名费,又找年级组给他搞好了入学手续。这个时代的娃,不读书怎么行!”

    “说起来,为哥。你二婶的贷款好些年也没结清啊。”眼镜周翔说道。

    有为吸了一口烟,从衣兜里掏出两张百元票子,放在王睿面前。

    “睿儿,这钱不能你垫。这个孩子我二婶养了六七年,她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我二叔是二级残废,没有劳力。她亲儿子,我的堂兄弟,早年上工地时候伤了腰,本来药就断不了,现在又去工地了。我二婶说是贷款看病,贷出来的钱估计也花了些在这个娃儿身上。我前段时间还让我儿子给她写了一封求助信拿到政府民政办。估计这娃没来报名,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好歹说是我的一个亲戚,这钱你拿着,我也算帮点忙。”

    王睿笑了笑,把钱放回了有为面前。“不必了,为哥,好歹是我自己的学生。”

    眼镜周翔也笑道:“你们一个是仗义疏财,一个为人师表。我光坐在这听你们做好事,还有点不好意思了!”

    “你要想做好事机会多得很。一会回去你请客就算干一件好事了。”有为打趣道。

    “要得,要得。收拾好回去吧。我请,我请。哈哈哈……”

    中年男人们的笑声,伴随着车轮扬起的黄沙飘荡在山间。

    “这里环境确实巴适,青山绿水,要是路再修一修就好了!”周翔在车内感叹道。

    “可能不仅是修路,这里应该会有大发展了。已经有外地老板打算把这几片山包下来做花卉种植基地了!政府里关于这件事的消息现在满天飞。”开车的有为有些得意地说道。

    “这云中镇要有大发展,怕是不容易哦。现在中学的校舍,都是我们当年读书时就用着的老烂楼。像杨明这样辍学的娃,也还是有的。”王睿轻叹了一口气。

    开车的有为补充说道:“姚镇长也说了,以后我们的工作不会太轻松。今后几年,扶贫是工作重点,要拿当初干革命不怕牺牲那种精神来打扶贫这场仗!这不是摆两句龙门阵就过了的事!”

    “希望能贯彻到底吧。”王睿望向车窗外的这片山水。紫红的杜鹃花在土黄的扬尘中变得朦胧。

    周翔若有所思,“人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家庭,工作也差不多安定了,担心的事情也少了。有些时候想,该做点什么事情。把本职工作干的像样点,这个心里面就多少会觉得安稳。”

    ……

    车开离了黄尘弥漫的山道。一条三米五宽的白色水泥路穿过梯田,绕过森林,直达前方的云中小镇。

    落日的余晖穿过重山的阻隔,照耀着这座偏僻的小镇。小镇上那几座上世纪的青砖楼在夕阳下显得有几分寂寥,老街上那些被黄角树须根缠绕的黑瓦房也愈发衰老。

    这条贯穿小镇连接外界的白色水泥路,在这光辉下显得十分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