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以法律准绳,治网络乱象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提出应当通过法律对部分网民和营销号不负责任的宣传进行规范和整治,以达到塑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的目的。

确实,在这个流量即可变现,黑红亦能挣钱的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的环境亦是每况愈下。有编故事、P图片故意制造性别对立,挑起纷争的;也有买水军控评论,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无意义甚至是攻击性言论的;更有为了流量和吸引眼球,散播谣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打开各大社交媒体,不论是文章还是评论区,总会弥漫一些乌烟瘴气。

开篇一张图,内容全靠编在这个自媒体时代下,被部分网民和营销号奉为圭臬。在他们看来,这种做法的显性风险较小,却可以有着异常可观的收益。因此,他们便忘记了道德与法律的底线,一切向流量看齐。仅就去年,杭州女生取快递被偷拍、被恶意造谣出轨,不仅丢了工作还导致抑郁;确诊新冠的成都女孩,个人信息被泄露,随即遭到狂风骤雨般的电话、短信骚扰和辱骂……造谣仅需一张嘴,可辟谣却是跑断腿都难以获得成效,诸多事件提醒我们,打击网络谣言,刻不容缓!

?事实上,营造一个绿色清朗的网络空间,是在保护我们每一个人。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普及发达的时代,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交际,都与网络息息相关、紧密联系。而网络也逐渐从一个虚拟的数据空间,变得和现实紧密接轨。言论传播得越来越快,谣言造成的社会影响也越来越恶劣。针对这种行为,当从根部进行立法整治,绝不姑息。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提升该行为的违法成本,方能以一持万;同时,各大门户网站、大媒体更应该起表率作用,自觉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依法加强自身管理,与平台用户齐心塑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