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上海市公安局通报了“人人影视字幕组”网站传播盗版视频、非法牟利一案,与其相关的网站链接与app在此案中全部关停,众多影视资源也遭到封杀。人人影视作为国内知名的外国影视资源聚散地,封停消息一出,互联网叹息声一片。
在IP经济崛起的时代,严打侵权盗版是大势所趋。在人人影视之前,众多网站已历经多次内部自肃整顿和外部查处,放出的免费线上资源日渐减少。而这次人人影视的倒下,只是薅了传播盗版的叶,拔出资源匮乏的根仍然任重道远。影视资源缺口巨壑难填,如果群众的影视需求没有得到及时的满足,盗版资源将一直是版权保护战中的痼疾。
我国互联网发展至今,影音视听的市场已有优酷等庞大体量的平台,其背后是财力雄厚的互联网巨头对影音资源版权的白热化竞争。在多家企业入场争夺利益的生意场中,盗版资源势必会受到更多的法务监视和自肃压力,逐渐退场。而正版资源受到法律保护,资金重视,创作者与观众共赢,这本该是市场经济下的理想状态。
但在2014年,广电总局发布通知,对外国影视剧做出一系列要求限制。管理制度一经出台,彼时热播的《生活大爆炸》《纸牌屋》等热门美剧即刻腰斩,至今无法返场。盗版资源退场后的外国影视作品,面临着巨大的审查压力,最后能跨过门槛者少之又少,难飨影迷。无怪在案情通报的评论下,不少网友感叹国内“没有地方看正版”。而反观目前国产影视行业,在进口资源收紧、相关扶持政策出台之后,外部缺少压力,内部缺少淘汰遴选机制,一路野蛮生长,一味追求流量效应,忽视内容质量,发展至今依然良莠不齐。尽管最近几年涌现出了《大江大河》《隐秘的角落》等口碑收益双赢的优质作品,但粗制滥造的“注水”作品仍频繁见于宣发市场。消费者仍然面临着“比烂”和“矮子里拔将军”的选择局面。
经历了字幕组时代的网民们回头看向国产影视行业,难免认为劣币驱逐良币,从而依然寻求盗版资源,形成国内市场遇冷,国外好片和盗版违规挂钩的尴尬局面,这进一步冲淡了公众的正版意识。
人人影视此番遭查,正是因为其明码标价出售盗版片源的商业行为已经越过了翻译字幕的灰色地带。本次案件涉案金额高达1600余万元,盗版市场背后庞大的观影需求可见一斑。早在2014年,美国电影协会MPAA已将人人影视列入音像盗版网站黑名单中,给我国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但这对国内影音盗版现象影响微乎其微。究其原因,是公众合理的文化需求和法律法规互生龃龉,两边各自有理,才催生了这种法不责众的轻蔑,造就了盗版猖獗生长的土壤。
人人影视代表的字幕组时代可以用“为爱发电”四个字概括。那股漂泊而自由,梁山好汉般的草莽气息,终是弊大于利,为时代所不容。“人人影视”四个字里,本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利互惠精神。但令人扼腕的是,人人的支持最终没有把人人影视推到高点,而是将其推进了深渊。当人人影视无法依靠人人自觉来保证无人非法牟利,而遭到制裁的时候,法律固然得到了维护。但如今,在法律的约束下,资源为了保证利益和公平而高度聚合在资本和权力手中,那谁又将来保证这些资源的分发和最大化利用呢?谁能为人人影视后人人的需求打包票呢?
盗版传播与版权侵害确如洪水猛兽,但不能只堵不疏,容不得单纯的兵来将挡。文化市场是跨越国界的大市场,也是切实触及人文本质的情感生意。相关部门诚应倾听民意,审时度势放宽标准,不能由着结构性问题压制百姓正常文化需求。资本推手和文艺工作者们也要沉淀心态,打磨作品。优秀的文化市场理应如一道清渠,既要肃清环境、去芜开源,也要凿道引流、齐头并进。后人人影视时代里,要想让人人都能体会到影视文化的魅力,不再让大众的渴求造就下一个人人影视,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