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我怕来不及


你这一辈子,有没有什么特别遗憾的事情。

弄丢的橡皮,撒掉的牛奶,忘记的约定,赶不上的聚会,打破了妈妈心爱的花瓶,放弃了对喜欢男孩子的表白,错过了至亲之人的最后一面……爱情、友情、亲情,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物件,你都不能确定,在下个周,在明天或者是下一秒,它还会不会在。

最近看的电视剧《如此可爱的我们》中,“也许就再也见不到你”一集的故事一下子戳中了我的泪点。我不算是一个容易被电视情节波动情绪的人,大概是因为感同身受这个词本身就需要经历上的共鸣吧。

故事讲的大概是,林爷爷在拒绝了很多次后终于答应了儿女搬去国外住,可是临行前,儿女却以工作忙、家中装修等理由推辞了林爷爷,说“再过几天吧”。可是林爷爷却在挂掉电话收拾本已准备好的行李的时候突发心梗,一个人倒在了家中。当他的儿女以及所有街坊邻居赶往医院的时候,那个街头明明转角就能遇到、站在大树下讲话很远都能听到的林爷爷,再也不能赴儿女延期的约了。

故事结尾说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继续做的,有很多人,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见到面的。于是在你暂时放下,或者暂时转身的时候,你心中所有的只是明日又将重聚的希望,有时候甚至连这点希望,也不会感受到。因为你以为日子,既然是这样一天一天地过来的,当然也应该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昨天今天和明天,应该是没有什么不同的。但是就会有那么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转身的那一刹那,有的事情就完全改变了,太阳落下去,而在它重新升起以前,有些人就从此和你永诀了。”

故事之所以能引起共鸣,大概是因为我也是一个喜欢拖延的人吧,像故事里的那对儿女。我想起在高三那段忙忙碌碌的日子里,妈妈在周末带我去买衣服,一边忙着试衣服,我一边回头问妈妈“你要不要也买几件,我帮你挑啊。”妈妈一边纠结着我衣服的搭配,一边摆摆手说道,“算了吧,你这么忙,我有空自己就买了。”“好吧,等我高考完我一定跟你一起,让你看看女儿的眼光。”在最平常的对话中随随便便许下的承诺,很遗憾,我到现在都没有完成。大一暑假的某个夜晚,妈妈拿着新买的衣服问我“好看吗”,我放下手机抬起头,“还可吧,你应该多穿年轻一点的衣服,下次我跟你去买,让你看看我的眼光……”又是下次。

这样的场景反复上演,下次我们一起去看海鸥吧,下次我们一起去那家商场逛一逛吧,下次我们一起看个电影吧……我想我们一起啊,可是下次是什么时候啊。我不确定。

“下次一定”这几个字,让多少本该完成的事情一拖再拖。

妈妈会记得在每一个我兼职晚归的夜晚站在路口等我回家,并在手上拿一件外套说“晚上冷,路上人少不安全”。可是我却只是在家中窝在床上玩手机,在妈妈到家的时候头也不抬的讲一句“回来了啊”。

我想着,这每天一模一样的日子那么枯燥无味,总有一天可以去做这些温暖浪漫的事情。可是我不能确定,这平静的吹不出褶的日子里,会不会哪一天就被打破,然后再也回不去。

陪伴我从初中到高中的学生卡,明明每次将手伸进书包就可以掏出来,却在某一次坐公交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邻居家的爷爷奶奶,明明开学离开的时候还站在门口微笑着跟我说再见,却在我再次归来的时候只剩下空空荡荡的房子写着“出租”二字。小时候一起蹲在小房间里搭积木一起裹着被子看动画片的玩伴,却在路口遇到的时候连招呼都卡在喉咙,只能装作没看见低着头匆匆擦肩而过。

你看啊,我们爱或者不爱,都不能阻止一些事情的发生,一些人的离去。张嘉佳在《云边有个小卖部》中写道:“有朵盛开的云,缓缓滑过山顶,随风飘向天边。我们慢慢明白,有些告别,就是最后一面。”

正如故事中所讲的,“我们一直以为,所谓告别,定要一场盛大的仪式,所以我们一直在等,等着一个温暖的拥抱,等着一次畅快的大醉,等着一声由衷的再见,等到最后,我们才发现,人生中大部分的告别,都是悄无声息的,原来那一次的相聚,就已经是最后一面。所以啊,所以来日不一定方长,山水也未必重逢,尚在今日还在相聚的我们,就请努力靠近彼此,尽兴活在当下吧。”

这世界总会有猝不及防的再见和毫无留恋的散场,当然也会有突如其来的遇见和始料未及的欢喜。与其对未知的未来许承诺,不妨抓住现在,努力珍惜每一次相遇,认真奔赴每一场约定吧,因为,我怕成为遗憾,我怕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