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收藏这些名家的著作,太“值”了!


在我介绍了16本新闻类书籍后,有的学员感到不错,根据个人需要买了几本。但个别人觉得不过瘾,还想要我多推介几本。
于是,我又从书架中选出几本名家的著作,做一介绍。这些书有些是我读了多年的。
说起它们,我感到这些书既有使用价值,又有收藏价值。比如,徐铸成的那本《报海旧闻》,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买的时候才一元钱,现在淘宝上标价有的高达68元,还不是老版本。我当年买的马南邨(邓拓)的《燕山夜话》才一元三角钱,现在老版本标价得30元左右,升值不少。
为了收藏,我有老版本的《西行漫记》3本,因为老版本已成绝版,存世不多了,以后遇见合适价格的还会再买,送人也是挺好的礼物啊!
我说收藏这些名家的著作“值”,有两个含义:一是有保值、增值的价值,二是有阅读、使用、启发的价值。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下面把这6本书逐一介绍一下。
 

西行漫记  埃德加斯诺著  三联书店出版
此书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是斯诺在西北革命根据地实地采访的报道。1937年至1938年在英国和美国出版。1938年2月,中译本在上海用复社名义出版。为适应当时环境,避开书报检查,改名为《西行漫记》。
在本书的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的第一章节,作者一口气提出了几十个问题。为了探寻这些问题的真相,斯诺说,在这些年的国共内战中,已经有千千万万的人牺牲了生命。为了要探明事实的真相,难道不值得拿一个外国人的脑袋去冒一下险吗?正是带着这样的心情,他出发了。
读此书既是在读故事,读历史,又是在学采访,学写作。读懂这本书,你就基本上学会了采访。
西行漫记.jpg


 
中国的西北角  范长江著  新华出版社
1935年7月起,范长江作为《大公报》记者的沿途见闻,向读者真实地还原当时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情况,《大公报》于1936年8月将其通讯集册出版,在中国的通讯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生动真实的文字还原了当时中国西南、西北地区的时局状况和人民生活情景,也让人们获得对红军的正确的认识。书中所涉内容广泛,描绘的人物形形色色,既有军政要人,又有普通贫穷百姓,包括了从社会上层至底层的各种人物的生活。
本书揭示了当时国内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民族压迫的问题,通过深入的分析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大大震动了当时的社会各界。
本书略带文言,故要慢读细读,读时不要着急。

中国的西北角.jpg



 

燕山夜话  邓拓著  北京出版社
邓拓曾任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作者出书时用的是笔名马南邨。本书是一本杂文集,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古今中外,旁征博引,语言亲切,富有文采。
书的写作背景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央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号召恢复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鼓励大家开展调查研究。
1961年1月上旬,中共北京市委开了一次常委会。当时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的邓拓,在会上就宣传工作谈了意见。《北京晚报》的工作人员在学习和讨论市委会精神的时候,希望邓拓能在晚报上开辟一个专栏,定期写些杂文。从当年3月份起,邓拓就开始写燕山夜话,其宗旨是提倡读书,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振奋精神,共写了150多篇 。
读了此书后,对写杂文、随笔、评论会有很大的帮助。
燕山夜话.jpg


报海旧闻  徐铸成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生于1907年,是著名报人,1927年进入新闻界。1936年参与筹备《大公报》上海版的创刊工作,后曾任总编辑。1949年后历任上海市出版局编审,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教授。
在书中,作者讲述了自己经历的许多新闻界的事件,谈到的人物有袁世凯、邵力子、陈布雷、邵飘萍、张季鸾、胡政之、吴佩孚、恽代英、溥仪等。作者认为自己处于一个不寻常的时代,交往过一些不寻常的人物,看到一些不寻常的事件,应当尽可能地把这些追忆记下来。
作者认为,应当遵从办报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要素,越是生动活跃、日新月异的社会,越需要报纸及时报道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来推动继续前进。
本书共有文章55篇,20余万字,内容详实,读来饶有兴味

报海旧闻.jpg




我的阅读与写作  梁衡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作者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总顾问。
本书除谈了作者的阅读经历外,还重点介绍了写作的技巧。书中“美文是怎样写成的”“文章为思想而写”“为文第一要激动”“文章三层美”“文章五诀”“文章要当钻石磨”等,都是在讲述文章的写作思路与方法,读后对写作很有帮助。
本书中的文章几十年来散见于各大报纸刊物。文章内容翔实,文笔细腻,说理透彻,值得一读。

我的阅读与写作.jpg


 

大师语文课写作七十二讲  夏丐尊  叶圣陶著  天地出版社
作者夏丏尊(1886—1946)是文学家、语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是中国现代语文教学的耕耘者。
作者叶圣陶(1894-1988),是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誉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一代宗师”。。
本书收录了多名大师的著作,他们根据多年教学与创作实践,总结出学习语文的经验。本书能够解决读者生活中面临的阅读什么、如何阅读、如何鉴赏、如何写作等实际问题,讲授如何迅速提高语文素养。

大师语文课写作七十二讲.jpg



(作者系人民日报资深记者、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培训部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