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搞好《建党百年》宣传报道的几点建议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开始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而言,如何讲好百年奋斗故事,如何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节点上发挥好应有作用,这是我们必须回答好、做好的现实课题。

现在不少高校校报、企业报和新媒体都在积极策划、组织《建党百年》宣传报道。为此,我们邀请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刘国昌老师就此提出建议。现与大家分享、与大家交流。



 搞好《建党百年》宣传报道的几点建议

刘国昌



现在高校校报、企业报和新媒体,都在思考如何搞好《建党百年》的宣传报道。这很好!搞好《建党百年》宣传报道,是今年的一件大事,作为媒体人,理当将其搞好、搞出色!

结合最近看的一些材料和多年编报经验,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  学好文件,武装头脑。



最近,关于迎接《建党百年》活动的宣传精神, 中央媒体上已做了一些介绍和报道。把这些报道收集起来进行学习,武装头脑,是我们首先应该做到的。只有把相关精神领会得深,才能把报道搞得更好。

这些精神体现在以下7个方面:

1、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2、多讲党的故事、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勇敢斗争。

3、要走进历史深处,生动讲述老故事、深入挖掘新故事,全面展现百年大党的梦想与追求、情怀与担当。

4、要突出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5、要走进人民心间,充分反映我们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6、要走进思想高地,广泛弘扬各个历史时期铸就的伟大精神,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7、要走进奋斗一线,展现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凝聚立足新阶段、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以上7个方面的精神,把这次搞好《建党百年》活动的根本宗旨、指导思想、具体要求等,都讲得十分清楚、明确。我们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这是搞好此次宣传报道的重要保证。



二、  设计专栏,力求出新。



在学好文件的前提下,可进入精心策划的阶段。

精心设计专栏是策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专栏设计得好、经营得好,可以给读者以系统的知识和收获。

围绕建党百年,可以依据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专栏:

1、党史方面的专栏:

如《百年历程》、《英雄谱》、《人物小传》等。

这些专栏旨在介绍百年党史上的人物、事迹和知识,是学习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稿件力求短小精悍,图文并茂。

稿件来源:可从人民网《中国共产党网》和新华网上查找。

2、党建方面的专栏:《

如《共产党员风采》、《我们的党支部》、《榜样力量》等。

这些专栏侧重于党建进程、成果等方面的内容,可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组织稿件。生动讲述本单位老故事,深入挖掘本单位在这方面的新故事。

3、评论性的的专栏:

如《红船颂》、《学与悟》、《纵横谈》、《论坛》等。

在这些评论性专栏里,可就党的建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等诸多话题组织稿件。

这些稿件以千字文为好。力求有思想,有观点,有议论,生动活泼。

4、随笔散文性专栏:《

如《浪花》、《遐思》、《随笔》等。

建党百年,人们思绪多多。在这些随笔散文性的专栏里,可以多登这类抒情性的稿件。畅抒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诚挚感情。

在组织以上各专栏稿件时,要注意挖掘本地、本单位的红色资源,组织专人收集整理。对健在的老共产党员要进行专访、拍摄图片。多写身边的人和事,使读者更有亲近感。



三、精心撰稿,力求出彩。



稿子是搞好此次报道的重要一环,因此要认真组织,严格要求。

1、运用多种形式报道。

在这次宣传报道中,要充分运用新闻报道的各种形式,如消息、通讯、特写、评论、散文、随笔等,把人物写活,把事迹写透,把风貌写真。

2、对不同稿件有不同要求。

所有稿件力求短小精悍,充满激情,富有文采。但同时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

如写人物,努力写出“这一个”,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个性语言;避免“高大全”,杜绝人为拔高。

如写事迹,力求真实、典型、感人。注意挖掘故事,多用细节。

如写风貌,力求点面结合,运用对比手法,写出前后变化、发展。



四、多用图片,图文并茂。



在这次报道中,一定要大力挖掘图片的资源。

充分体现老图片的价值。建党百年,老图片很多,且有极高的价值。“一图胜千言”,看看老图片,能有许多意想不到效果。

新图片,以反映人的精神风貌为主,把奋进在小康路上人们的风采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



五、严格把关,避免差错。



总结以往大型系列报道的经验教训,在这次报道中,一定要严格把关,避免差错。

1、确保真实。

无论写人还是写事,确保真实是第一位的。只有真实,才能感人。

新闻报道不是文艺创作,不能搞“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对所采写的稿件,务必要仔细核实。

2、确保准确。

在真实的前提下,还要确保准确。

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特别是人名、性别、职务、地名等,要确保准确无误。

3、注意容易出错的环节。

在编版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那些容易出错的环节,确保质量第一。

容易出错的环节有:

(1)重要提法自作主张。这是绝对不行的。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仔细查对有关文件。

(2)图文不符,即图片画面与图片文字说明不符,特别是人物图片,容易张冠李戴。刊发图片时,务必要仔细核对。

(3)引用典故、诗词想当然。文章中引用典故、诗词务必核对后再写,不能想当然。特别不能出现“把苏轼写成唐代诗人”的差错。

(4)错别字。现在媒体上错别字经常出现,令人生厌。在这次报道中一定要杜绝此类差错。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