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三毛走啊走的,走到撒哈拉去了。她的朋友总要说她:嗨,三毛,好好的德文教授不干,何必呢?她留学过西班牙,在马德里大学毕业,美国伊利洛州的公务员也检定合格,可是,她一直说:‘我喜欢流浪。’”一个年轻不羁的灵魂在《稻草人手记》中,写下的这样的豪言厥词。而她,也如她所说的那样,一生随性,一生豪放,连最后的离去都是那么洒脱,不留下一点点迟疑和悔恨。她是三毛,一个放下世俗人眼中的物欲生活,坚定地背起行囊,走向那漫无边际的黄色沙海的奇女子。或许,也正因为她的这种精神追求,才能留下那些时至今日仍然宝贵的思想。
关于梦想年少时,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炽热的梦想,然而,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挫折、困境纷至沓来。于是一些人早已放弃了心中的梦想,得过且过,行尸走肉般机械麻木地辗转于眼前的生活。而有的人从小就知道自己将会干什么,当年幼的三毛大声朗读道:“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荒人,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的如同天上的飞鸟”,从那时起,三毛就注定成为一个不受束缚、走遍天下、边写作边体味人生百态的自由作家。她曾说: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愿那些没有梦想的、放弃梦想的人,都能找到一个让自己坚持下去的理由, 即使来日无边黑暗, 也能无畏前行。
关于孤独成长过程中,我们少不了孤独这一门必修课,当意识到所有人都是生命中的过客,
没有人能够完全参透你的灵魂时,孤独感便深入骨髓。然而,在孤独中,你可以尽情扣问自己的内心,去真正地了解自己。“我喜欢适度的孤独,心灵上最释放的一刻总舍不得和别人分享。事实上也很难分享这绝对的个人珍宝。”三毛这样写道。在孤独中,不仅可以反思自己,还可以理性地思考未来,所以我们应珍惜孤独,享受孤独。
关于成长三毛说:“成长是一种蜕变,失去了旧的,必然因为又来了新的,这就是公平。”其实,所谓成长就是不断地告别过去,告别那些旧人、旧事。可以留恋,但不必牵绊,因为终归会有新的收获深入我们的身体。当初那个在《雨季不再来》里为爱情忧郁的青涩三毛,也许没想到有一天她会成长为《撒哈啦沙漠》里在沙漠上逗小孩儿,喜欢大笑的乐观三毛。所以定时清理心理垃圾,坦然接受各种成长。待旭日升起的时候,再重新出发。
1991年, 这个传奇般的女子, 弃世而去。她这一辈子不求深刻,只求简单。我仿佛又看到她在茫茫沙海笑得格外开心,似乎在为捡到一块石头而开怀大笑,又仿佛为看到一小块儿古骸骨而高兴地尖叫,然后她的身影渐渐远去,在我的心上却越发清晰。她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要化作一阵风,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
我想她已经找到了永恒。如果有来生,希望每次相遇,都能化作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