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四大名著的作者都是观察体验的高手


观察与体验是写作中的重要环节。

写作高手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细致观察之后,掌握了丰富的素材,进行了精妙的构思才动笔的。因此,他们写出来的作品能抓住特点,真实生动,把握本质。

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的作者是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和曹雪芹,他们都是对生活观察极其细致又有亲自体验的人。正因为他们通过观察体验,认真思考,勤于写作,才达到了写作的高超境界。

 

罗贯中从民间艺术中吸取养分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人。他从14岁起就随父亲去苏杭一带。当时的杭州是南方热闹的贸易港口和经济中心,当地市民文化相当发达。罗贯中与许多剧作家和艺人交往频繁,常在一起聊天、讲故事。他还曾到农民起义军张士诚幕府作宾,对军事情况有所了解和熟悉。

在这样的环境里,罗贯中细心观察和揣摩着,对各种杂记、遗闻轶事、野史小说、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进行研究,从而在心理、智谋、公关、人才、军事方面阅历不断长进。“对于有心人,没有什么东西是无用的。”他收集了数以百计的大小故事,用其卓越的文学才华使这些故事从情节到语言都得以升华。

由于罗贯中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结束动荡悲局,最终写出了《三国演义》这部小说。

罗贯中.jpeg

罗贯中



施耐庵寻虎写虎生动逼真

《水浒》的作者施耐庵比罗贯中年长二三十岁,是罗贯中的老师。

施耐庵隐居写《水浒》这部小说时,在当地结识了许多农夫、猎户和盐民,这些人生活中的许多生动、惊险、有趣的故事,成了施耐庵创作的素材。

《水浒》中写了不少老虎与人的故事,有景阳冈武松打虎、李逵在沂岭连杀四虎、解珍解宝兄弟射虎等,都写得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如临其境。为了写好老虎的威猛样子,施耐庵与猎户交上了朋友,在与他们的聊天中了解老虎的生活习性、动作特点,以及猎户与老虎搏斗的场景。

为了看到真的老虎,他常常一个人跑到深山老林里,爬上一棵大树,观察等待老虎的出现。在一个月夜,他听到了虎啸,看见一头老虎直奔而来。老虎的跳跃、捕食均被施耐庵看到了,他兴奋不已,随即画了一张草图,并记下了当时脑海里蹦出来的灵感词句。以后,他还多次跟着猎户去深山打猎。因此,他写出来的老虎才能那样逼真生动。

施耐庵.jpeg

施耐庵

 

承恩为孙悟空找老家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自幼聪明,喜欢绘画、填词及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

《西游记》这部小说一是幻,二是趣,创造出一个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为了写好孙悟空,吴承恩想到了应当给孙悟空找一个“家”,即居住之处。他先到云台山,又上蔷薇峰,这里鲜花满地,树上挂着各种果子,香溢四方。通过询问当地老者,他找到了山脚下的一个奇妙的石洞。进山洞后他发现,这里洞中有洞,变幻莫测,别有洞天。从此之后,吴承恩天天到蔷薇峰的山洞,琢磨着猴王孙悟空在这里生活的种种情景。

有一天,乌云密布,下起了倾盆暴雨。山洞上方水流汹涌而下,形成一个巨大的水帘。坐在山洞内的吴承恩灵感即至,好!就把这个洞叫做“水帘洞”,把这座山叫“花果山”,这就是孙悟空的老家!吴承恩就是通过这种认真观察体验,才把《西游记》写得如此精彩。

吴承恩.jpeg

吴承恩

 

曹雪芹把水果“胡斯赖”当人名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原先是一个贵族子弟。他的曾祖曾任江宁织造,是豪门之府。后因皇室内部的纠纷,牵连到曹家,不但革了职,还被抄家。那时,曹雪芹是个十岁的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很大打击。

回到北京老家后,生活越来越穷,曹雪芹只能在西郊几间简陋的屋子里读书,有时只好喝点薄粥充饥。从富裕豪门到贫穷潦倒,巨大的反差促使曹雪芹决定写一部《红楼梦》,写一部贵族大家庭贾家从兴盛到衰落的故事。

为了能随时记下精彩的情景,他走路时背一个大包袱,内放纸、笔,有灵感时便找块大石头当桌子开始写作。

《红楼梦》中写到贾府来了几个清客,曹雪芹把其中一个取名为“胡斯赖”。这个“胡斯赖”,其实是北京香山地区的一种水果。这种水果是苹果和槟子嫁接而生成,样子非常漂亮,可是味道却很干涩难吃,只适合在果盘里摆着装样子。曹雪芹住在香山附近,给清客取这个名字,就是讽刺他们是外表光鲜但没什么内在涵养的人。可见,曹雪芹观察事物是相当细致的,用在小说中又十分妥贴。

他用了十年时间,在北京西郊写这部小说,辛劳和疾病把他折磨得十分衰弱。当他写完八十回的时候,他的一个心爱的孩子得病夭折。曹雪芹深受打击,不久后离开了人世。

曹雪芹.jpeg?

曹雪芹

 

观察体验是作文的关键因素

由此可见,作文的关键因素是观察与体验。只有认真仔细地进行观察和体验,才能对事物有所熟悉,才能抓住它的特点,才能把握住实质,写得准,写得实,写得深,写得生动,写得感人。

在观察中,要用眼睛,更要用脑子,要勤于思考,看在眼中,记在心中,凝聚在笔端。如果只是天天坐在屋子里东想西想,脱离实际生活,闭门造车,空发议论,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

“给人深刻印象的叙述,乃是文风第一位的东西。”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和曹雪芹的故事说明,经过长期的观察与体验,观察到别人尚未看到的东西,体验到别人尚未悟到的境界,这时,你的才能就会升华,就会写出有特色的文字,作品就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作者系人民日报资深记者、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培训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