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光写不看”为何“进步很慢”?

“光写不看”为何“进步很慢”?

写手都希望多上稿,这是人之常情,也体现了一种追求。但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

言及此事,有位刊物主编说了一句颇有哲理的话:“光看不写眼高手低,光写不看进步很慢。”这句话说的是“写”与“看”的关系,却也道出了多上稿、进步快的秘诀。

“写”与“看”,是一个写手的必备的两个本领。只有将这两个本领兼顾,才能使自己的写稿水平不断有所提高。

先说“写”。

作为写手,顾名思义就是愿写、能写、会写。

愿写,说的是主观能动性,自己愿意在写作的园地里耕耘。这是难能可贵的。时下不少人把写稿视为“苦差事儿”,不愿写;有的索性跟它不沾边。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愿意写稿,这是很不错的。

能写,说的是能力问题。说能写,伸缩度较大。能写一般的公文,能写一般的消息,能写点小通讯……这些都可以说能写。也就是说,能运用文字写成一些篇章。

这是一个好的基础。随着自己的不断努力,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会写,这是在能写基础上跃上的一个新层次。就新闻报道而言,不但会写消息、特写、通讯,还会写点小言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常听人说:“某某人会写”。说的是某某能驾驭各种体裁的写作,样样都还可以。

再说“看”。

“看”,这里说的是看书、看报刊、看材料等。这“看”甚为重要。通过广泛涉猎,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能够大大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看”,有三种情形:

一是走马观花浏览看。到书店、图书馆走上一遭,对自己喜欢的书籍广泛浏览一番。如此一走,了解了行情,知道了又出了哪些新书,自己是否需要补充。

二是下马观花细心看。有些书是需要细看的,只有细看,才能品品其中的滋味儿,了解其中的有哪些新知识、新观点 、新见解。

三是伏案执笔圈点看。“不动笔墨不读书”,一动笔墨在书上圈圈点点,说明进入研读的阶段。如果再做些读书笔记,那就是读书的最高层次了。

有些媒体的年轻人很爱看书,还经常在网上交流读书的体会与心得。看起来好像花费了不少时间,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读的越多,写起文章来愈加带劲、有力。

一个“看”字,不简单!


三说“写”、“看”的有机结合。


“光看不写”、“光写不看”,这两种状态均不可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努力实现“写”“看”的有机结合。

新华社一位资深记者说,你写得好,说明你看得多。这句话道出了“写”与“看”的关系。

不能简单地说我们的“看”,就是为了“写”,但通过“看”,确实有助于“写”的提高。因为“写”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的行为,它实际上是知识、思想、文字综合发挥作用的一种体现。

那种“光写不看”之所以“进步很慢”,就在于不看、或看得少。这种情况必然会影响到“写”。几位同期到报社工作的年轻人,没过一二年,在写稿上就拉开了距离。有的写得比较好,有的则写得比较“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后者看得少。看得少,不但影响眼界的开阔、思路的活跃,还会使自己的笔力弱化,写起稿子来感到费劲、吃力。

“看”与“写”,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结合得好,无疑会大大提升写稿的能力与水平。

(作者为京城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