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欧萱 绘
近日,小学语文期末考的阅读理解中出现了“网红”李子柒的故事,其中有李子柒粉丝数的介绍,这一行为让许多家长难以接受,认为所给材料与出题立意不符,更有家长质疑此举是否会对价值观尚未稳定的孩子产生误导。于笔者看来,家长们对于“网红”这一群体有着刻板印象和些许偏见,视“网红”如洪水猛兽,过分放大其缺点而忽视其优。
事实上,在李子柒的镜头下,处处寄托着现代都市人对优雅的自然生活和优美的自然风光的精神向往,李子柒为实现理想中的田园生活付诸实践,将努力的成果拍成视频,通过网络展现给世界。材料中举例李子柒庞大的粉丝数量和她在多个平台上广泛传播的视频及其播放量,都能让阅读者快速了解并李子柒的影响力。由此可见,李子柒的视频受众之广,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借此了解到中国的田园文化,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她的视频打开了一个精巧别致的窗口,和众多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一起,向世界展现一个多元而魅力的当代中国。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李子柒”,需要更多有品质、有温度的好故事,让更多人读懂中国文化、爱上中国文化。
家长对网红群体的错误认识,多来停留在直播行业的低门槛、低成本、高收益,加之政府监控力度不足,致使“网红”一词往往与“无底线”“博眼球”等相挂钩,加之业内诸多低素质“网红”为了流量不择手段,使群众对其印象每况愈下,那些富有正能量的“网红”,热爱生活并用自己的力量影响着周围的人,却因部分低素质网红的存在而殃及池鱼。我们不能一味的否定亦或是纵容,榜样的力量不容忽视,网红带来的正能量值得我们肯定。
“网红”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需要我们去持续探索挖掘其价值,并在这过程中对它形成一个良好的管理与约束。首先各大直播平台要主动承担责任,提高准入门槛,规范直播内容,做好预防及审核机制;相关从业人员亦要提高自身素质,管理形象。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运用多种监管措施,关闭违规账号乃至直播平台,构建信息共享的黑名单体系以防止违规“网红”的再出现。
在这个后浪奔涌,多元价值观交流与碰撞的社会,众多正能量的故事值得我们学习。“网红”一词进入试卷,让人们感受到教育对多元文化的接纳。面对“网红”,我们不妨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潮流,擦亮双眼,明辨是非,理性看待新生事物并学习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