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颖 绘
近日,有家长投诉湖南卫视金鹰卡通频道播放的动画片《非梦少女2》,理由是其中的卡通人物将头发染成五颜六色,穿得花里胡哨,在舞台上表演换装。消息一出,引发网友对动画片中染发、打斗等行为的热议,有部分网友认为这些行为会向儿童传递错误的价值导向,也有一部分网友认为染发只是动画效果,并无伤大雅。
在笔者看来,这部动画片并非在传递错误的价值观,这位家长有些关心则乱。动画片是一种幻想艺术,将人物形象夸张化也是为了满足儿童的童趣世界,例如哪吒有三头六臂、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染发、换装、打斗等场面在动画片中屡见不鲜。针对网友质疑的“这样的动画片会向儿童传递错误的价值导向”,电视台方面作出回应:对于染发和换装的情节,是细节处理问题,这些设定的初衷是为了区分人物,体现人物性格,推动故事发展,若强行上升到价值导向层面问题,未免小题大做了。
动画作品中出现此类现象并不是如今才有的,许多经典的动画作品多少都有涉及到家长所谓的“传递错误的价值导向”。《黑猫警长》中有大量流血、开枪场面,但剧中向观众传递出的是与恶势力作斗争的正义精神,并非崇尚暴力。《西游记》中更是不乏孙悟空与妖怪的打斗场面,这些剧情设计正是吸引人之处,让孙悟空树立起英雄形象。儿童并非无知,他们也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能分辨善恶,不加以分辨,这些优秀的作品也要被束之高阁。
家长的担心之情可以理解,但就“染发就是传递错误价值观念”这一说法,放在现在看来不免有些荒唐。当今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和强大的包容性,使得染发烫发、二次元装扮等个性化元素早已从“异类”中除名,若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将染发和“带坏小孩”划等或许还有理可循,放在当下就十分牵强。脱离影视作品,在现实生活中出现染发、打斗等情况也普遍存在,家长若对一并排斥,是要让孩子足不出户吗?这显然是悖论。在孩子脑中刻下“染发就是坏人”的印象,才真是扭曲了孩子的价值观。让孩子正确对待社会现象,让孩子有自己的的价值判断,才是家长育儿的当务之急。
电视台方面应当坚持审核标准,不能因个别投诉就将合规过审的作品雪藏,家长则更需反思如何才能念好“育儿经”,家庭教育才是影响孩子价值导向的重要因素,切勿被“育儿焦虑”冲昏了头。想要让孩子有正确的价值观,家长自身要先有正确的育儿观念,摆正心态,加强亲子沟通才是引导孩子的正道,切忌做育儿路上的“惊弓之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