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油条”与“头条“

  大公司“今日头条”起诉小公司“今日油条”,一时引起热议。有人连声称赞“今日油条”蹭热度“傍大牌”的机智行为。有人为“今日头条”连连发声:侵权就是侵权。起诉面对合法权利被侵犯,紧握法理,高举维权大旗,方为正举!

  “今日头条太没气度了,竟然跟一个卖油条的一般见识”,当大小企业发生利益冲突,强弱分明,舆论两方倾斜。只是,这种论调模糊了法与情、权与理之间的界限,看似对弱小的帮助,实则损坏的是社会公平,最终只能带来更大的破坏。

  在这方面,“维权狂魔”迪士尼给了我们答案。87年,迪士尼一举将日本晴岚小学告上法庭,仅仅是因为该学校在游泳池底绘制了一个米奇。试问,迪士尼与日本小学,孰强孰弱?从中我们看到了迪士尼一丝不苟的维权意识。若是所有企业能有迪士尼的维权意识,又何惧“加多宝”“雷碧”的出现。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强者能依靠自己的权力为所欲为,抢占弱者的权益。乔丹和乔丹体育的八年商标之战,为弱者维权树立了标杆。乔丹以一己之力三次上诉乔丹体育,仅仅是维护自己的姓名权。乔丹与乔丹体育,是个人与企业之战,也是弱者维权的胜利之战。同样的,今天,“今日油条”能靠模仿“今日头条”出圈被起诉,那么明日若是“今日头条”抄袭“今日油条”也应当受到法律的管制。

  法律的权威不容试探。“今日头条”对“今日油条”的起诉,正是对这类侥幸在法律边缘试探的明确警告。退一步而言,“油条”这种明目张胆的模仿对当下市场也有一定不利影响。当抄袭成为常态,创新就再难以发展。若是人人存在侥幸心理,人人竞相模仿抄袭,我们又当如何处之?大企业“今日头条”对小企业“今日油条”的不放过,不纵容,是对以“好玩”之名,侥幸心理反复试探法律的人最好的打压!

  “今日油条”与“今日头条”之战,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两个企业之间的维权战,更是整个市场,乃至公民的维权意识的一次重建。近年来这类事件频出,“河底捞”与“海底捞”,“美宜家”和“美一家”“每一家”“每宜家”傻傻分不清楚。试想,当街道两边出现的品牌名相似至极,你是否分的出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市场在维权这一块的意识停滞不前。许多大企业放纵小企业借力上位,使自家形象一跌再跌。“今日头条”对“今日油条”的起诉,是一次及时维权的示范。唯有“头条”极力维权的表现,才能让网民发表“今日油条’真是机智…”等评论时意识到“今日油条’是否侵权”的问题。当然,一定有人会问:这有必要吗?这样的侵权行为数不胜数,你大企业有这样的时间和成本吗?大企业,固然没有这样的精力去抵制所有的侵权行为,但,至少要有抵制一切侵权行为的态度。

  回顾当下,侵权事件频出,却不可遏制。是各企业在维权方面的“让步”,是个人的侥幸心理,更是整个市场模糊的维权意识。在维权这头上,我们理应紧握法理,高举维权大旗,不退步,不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