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揠苗助长不可取,健康成长方为贵

  近日,《一站到底》里的十二岁选手何宜德顶着“神童”的光环走入了公众的视野,其“光鲜亮丽”的履历足以让正常的大人都自惭形秽:一岁徒步暴走、五岁开飞机,甚至是八岁考入南京大学。孩子发言时成熟的谈吐、大方的台风也让人叹为观止。
  然而,很快就有人对他的经历提出了质疑:罗布泊作为地球上最危险的地域是否能轻松翻越?六岁孩童的自传内容是否有阅读意义?他所宣称的南京大学学历是否真实?这份“镶金”的履历漏洞之多,也让人们对"神童"的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从惊叹艳羡变成了质疑嘲笑。
  笔者以为,除却关注孩子这份“镶金”的离谱履历、谴责造假行为外,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神童”背后反映出来的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何宜德在很小的时候就因为“狼爸”教育、雪地裸跑而出名,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是否受到这些严苛的教育远多于爱的教育?他的父亲选择让他直接读南大的销售专科,是否是对孩子未来职业选择的限制?父母过早规划他的发展路径、擅自决定他的成长方向,对孩子是否是一种变相绑架?
  神童教育背后,反映出的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教育焦虑。这种焦虑裹挟了多少国内家长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学习班,试图让孩子走在前面。然而依笔者看来,这种揠苗助长的行为,极易让孩子在日后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和本能厌恶,百害无一利。就算在家长的“虎爸虎妈”教育下学有所成,往后回忆童年,没有放肆奔跑,只有白光下的课本和坐得酸痛的腰,孩子们损失的,是原本成长轨迹里应有的选择权和童年的快乐。
  其实家长实在无需如此焦虑,更不必吹捧“神童”。人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孩子在独属于他们的天赋领域往往都会有其耀眼的地方,家长要做的就是伴随孩子一步一步前进,让他能够健康地成长、在当前年龄段里完成正确的事。盲目求快,只能伤人伤己。
  尊重成长规律,健康成长方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