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二十岁的你请停止“网抑云”

 近日,“网抑云”一词在网络上频频出现,引发热议。“网抑云”由音乐平台名“网易云”演变而来,平台内热门评论大多文艺伤感,越来越多年轻人将该音乐平台视为发泄负面情绪的情感寄托地。

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年轻人确实承受着更大的压力,难以排解的负面情绪随之出现。学业、事业上的挫折,糟糕的人际关系,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生活的不如意使年轻人陷入情绪旋涡,渐渐变得焦虑暴躁、迷惘无措或消极悲观,每当夜深人静,无处宣泄的负面情绪便涌入“网易云”平台,“网抑云”慢慢成为“网易云”的代名词。通过音乐适当排解负面情绪本无可厚非,但如今所谓的“网抑云”却成为消费情绪的“精神杀手”。

请停止无病呻吟,刻意传递消极情绪。欣赏音乐后有感而发很正常,但“为赋新词强说愁”毫无意义,认同这类情绪更是令人费解。例如,一则热评这样写道:“我们究竟是活了365天,还是活了1天,重复了364遍。”生活日复一日,但真的每天都是无意义地重复吗?今天是阴天,也许明天是晴天;今天与旧友畅谈,也许明天与新朋友相识,我们每天都在成长,生活永远不会重复。另一则热评写道:“都是小人物,活着就行了。”生来普通,才更需要奋斗改变现状。鲁迅先生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负面情绪是会传染的,如果每天沉浸其中,最后便会日益消沉,如温水煮青蛙一般,渐渐丧失斗志,只知怨天尤人。

请停止编造故事,将“抑郁”娱乐化。“网易云”平台聚集了部分患有抑郁症的年轻人,但一部分人竟为热度杜撰悲情故事,甚至冒充抑郁症患者博取同情。真正的抑郁症患者需要的是一个安静的“树洞”,一个充满包容的港湾,而非充斥戏谑与虚情假意的“网抑云”。许多人并未认识到抑郁这一话题的严肃性,将其娱乐化,这是对抑郁症患者的二次伤害。根据估算,截至2019年我国泛抑郁人数逾9500万,学生群体发病率达23.8%。为保护抑郁症患者,请停止将“抑郁”这一话题娱乐化。在调整自己的负面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的同时,不妨为他们送去一份理解与包容。

“网抑云”抑的是青年人的斗志与希望。毛主席曾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二十岁的人,也许经历过失败,也许正失意难过,但成长正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黑夜过后,总会迎来黎明。因此,请停止“网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