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美目可传情。
倘若标题一般化、不动人,那即使是好文章,也会让人与之失之交臂。
如何让标题吸引人呢?
在标题上设悬念,是其中一个有效的手法。
一、何谓悬念?为何它能勾住人?
悬,指挂起来,悬在空中。念,指念想、打算、想法、看法等。
悬念,说的是一些疑问、念想一直悬挂着、放不下,萦绕脑际间。
悬念,一般是指电影、小说等创作时的一种表现手法;也是人们欣赏时的一种心理活动。通过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吸引读者层层深入。
它为何能勾住人呢?
因为悬念通过直接提问、矛盾设置、反常与寻常相对照等手法来体现,刺激人们的欲知心理,具有很强吸引力,特别能勾住人。
有鉴于此,文艺创作、新闻写作等都十分注意运用设置悬念的这个手法,以求吸引读者、打动读者的最佳效果。
二、标题上设悬念的4种手法
目前在媒体上常用的手法有4种,即善用问号、巧用数字、多用选言判断、让标题有点故事性。
下面与大家分享——
1、善用问号
从心理学角度说,问句、问号,容易激起人们的心理反映,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标题制作中,善用问号,能引起读者的悬念。
请看下面的实例:
例1:美国增加一千驻军 俄方提出严厉警告
波兰成为美俄对抗桥头堡?

?
(环球时报,2020年8月5日,第16版)
例2: 办好实事 兜牢底线
民生大礼包今年怎么发?
(人民日报,2017年03月12日,第05版)
例3:“无塑料生活”,离我们还有多远?
(新华网,2020年09月14日)
例4: 车险改革,消费者利好几何?
(人民日报,2020年09月14日,第10版)
例5:二手交易平台闲鱼日活跃用户超2000万,在线卖家超3000万——
谁在买卖二手货?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09月16日,第11版)
点评:看了以上的标题,大都想看看正文,了解一下个中情况究竟如何?标题加个问号,效果竟是这样好!当然不是所有题都可用问号,要据具体稿件内容而定。
2、巧用数字
在标题上巧用一些数字,格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例1: 两个“三分之二”,彰显大督查的决心和力度
(北京青年报,2020年09月14日,第02版)
点评:一看标题马上会产生疑问:哪两个“三分之二”呢?这个疑问,吸引着读者去看正文。一看才明白,是中央提出的“2/3以上的督查人员、2/3以上的时间用于线索核查和暗访督查”。这释放了从严从实抓督查的积极信号,也彰显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示范价值。
(人民网,2020年09月12日)
点评:“四个面向”,具体指的是什么?此题吸引人去看正文。指的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老记说事》公号,2020年09月13日)
点评:“31年后”、“八勇士”,这些数字都很“吸人眼球”。
例4:40年,中国种了10亿棵树
(环球时报,2020年09月16日)
点评:用数字说话,简短,明确,印象深。
3、多用选言判断
例1:调查研究?还是笔下生花?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06月16日,第04版)
例2:人道主义?还是霸权主义?
(人民日报,1999年05月17日,第01版)
点评:选言判断的标题,往往在评论标题上用得比较多。
这类标题给人一个选择:是这样?还是那样?引人思考,做出判断。
实际上,用选言判断的形式做标题,作者已经有了明确的立场和态度。用这种形式,是为了更吸引读者去阅读全文。
4、让标题有点故事性
在我国有讲故事、听故事的传统和习惯。因为这种形式本身有矛盾、有冲突、有悬念。在标题上将这种形式因素引进来,能激发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例1: “云”解塬上渴
(人民日报,2020年09月11日,第01版)
点评:介绍了一个在网络时代、用“水利云”为西海固地区千百年的干渴画上了句号的故事。标题简洁、生动、吸引人。
例2:维护海洋环境和海岸安全,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研究团队——
在海底“种”珊瑚
(人民日报,2020年09月14日,第13版)
点评:在海底“种”珊瑚?怎么回事儿?有故事,有悬念,吸引人。
小结语
以上介绍了让标题有悬念的4种手法。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待另文继续介绍。
让标题吸引人,是一个做题的理念和行动。记得在海外版每天夜班的最后时刻,大家都总是把版上的标题再仔细斟酌一番,如有更精彩的标题马上就改。
这就是求新的精神!在当前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尤要发扬这种精神!
(作者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