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从“娱乐至死”谈起

导读:在这个信息流通过于快速的年代,泛滥的网络明星八卦,新闻话题的翻转,让同学们开始思考,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娱乐信息环境,人类的文明是否会在娱乐中走向灭亡?这也开启了一场关于娱乐的思考与讨论。

  

抬头,湛蓝的天空上是偶像航班的轨迹;

回眸,广告屏上是又一个明星疑似婚变的绯闻;

点开一个视频,便开启一个全新的感官世界;

放下手机,就恍惚一阵茫然;

不问是非对错,如果笑了,就双击点赞;

不想正气浩然,觉得不高兴了,就随意敲下键盘;

流量至上,点击为王;

享受无限的欢乐,背靠网络的温床。

……

 

我们并非如此堕落,只是抵不住夺目的诱惑,铺天盖地的娱乐信息,总有几条落在我们的兴趣点上,媒介越发达,信息越丰富,感兴趣的事物就会越多,心也就会越来越倾向于娱乐的轨道,娱乐张开平等的怀抱,容纳着最广泛的大众,大众就在此享乐,在此沉迷。

然而,我们惊觉娱乐在消磨人的心智,愚弄人的理性,我们发现不知何时已停止了思考,一种对于无知无能的恐惧扩散开来,一面高呼不要娱乐至死,一面无法摆脱时代的洪流,进进退退,浮浮沉沉,娱乐终究还是成为了堕落的代名词。

前有痛心疾首的“戏子误国”,后有家长进群怒骂游戏;十几年前批小说漫画误人子弟,十几年后说游戏动漫销魂蚀骨……娱乐是无心学习,不务正业。

可是明明也有正能量偶像成为榜样,电竞选手诠释青春热血;有无数的国漫立志于弘扬传统文化,有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元年……娱乐也在扬我国威,传播文化自信。

娱乐,指欢娱快乐,使人欢乐。

有人为求知而快乐,有人为低俗而快乐。

所以使人颓废的从来都不是娱乐,而是人自己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娱乐一旦大众化,势必鱼龙混杂。有传播文化的学者,就有毫无底线的杠精;有明辨是非,就有善恶不明。没有分寸感的娱乐,是一些人的造次,但由此将娱乐妖魔化,只能说是井底之蛙,以偏概全。

动画被妖魔化,于是《喜羊羊与灰太狼》被举报,《虹猫蓝兔》被举报,一代人的童年被举报……舆论一边倒的批判,寒了多少国漫制作者的心?是否还有人相信,中国动漫早就已经能撑起一片天?

电竞被妖魔化,许多人盲目地将电子竞技与电子游戏混为一谈,仍把这当作放纵和不学无术,扼杀了多少电竞者的梦想?

到底是娱乐吞噬了大众,还是无知的人蚕食了文化本来的熠熠生辉?

媒介即信息,网络发展如此迅速,我们根本无法掌控所有的信息的去留,炫彩夺目的垃圾信息就是比理论文章更加吸人眼球,可是判断优劣什么时候变成了媒介的责任?披沙拣金,去伪存真,从来都是认知主体人自己的事。所谓适者生存,仍能留下的糟粕,是因为有受众,是因为有市场,是因为那些宣扬着不要娱乐至死的人最终根本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致死——不是娱乐,而是无知。

娱乐从来不是廉价的欢笑,真正的娱乐不会毁人心智,相反只有文化不断发展,形成体系,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什么是好的文化,才能创造更好的文化,才能以大众更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知识的普及,毕竟普法讲座肯定没有警匪电影来得吸引人,这一点来说,娱乐的教育意义是不可忽视的,哪怕是一些负面消息,也会引起智慧大众的反思。

以理性的角度看待,我们当然要限制过度娱乐,但却不能限制其正常发展;我们必须承认娱乐至死的可能性,但娱乐不是洪水猛兽,虽说媒介的变化会带来认知方式的变革,但变革不是覆灭,在这场变革中,更需要独立、自由、智慧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