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弹幕文化的凋零

当我们观看视频时,经常会有评论在视频页面飘过,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弹幕。弹幕最早起源于日本,引进中国后逐渐应用于直播、短视频以及影视等相关领域,并引起了一阵潮流。

弹幕为什么会在中国兴起呢?最大的原因或许在于弹幕可以满足我们与人实时交流的内心诉求。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看到好玩的东西,会忍不住想要及时地与人分享。然而,现实却是,与你志同道合的人并不会总是在你兴致盎然时出现,在你身边的人也不会总是理解你的兴致勃勃。弹幕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种遗憾,这里是一个更加广阔的交流空间。在这里,你总会找到和你志趣相投并与你共鸣的人。除此之外,弹幕还能带给你许多收获,一个与你不同的观点会让你的思考渐渐变得更全面;一句关于历史的质疑会激发你对真相的探索;一份有趣的内容给你带来更多的欢乐……

随着弹幕的流行,弹幕的应用人群变得越来越广泛,弹幕内容的质量却也越发地参差不齐。弹幕似乎不再只是分享观影感受、表达内心诉求的场所了,大部分的时间它似乎更像一个“战场”。有人举行吐槽接龙大会,一人吐槽、众人跟随;有人举办应援活动,满屏的偶像名字,只为给自家爱豆助阵,若是遇上对家,还能观看一场饭圈版的“宫心计”;更有甚者将其作为发泄场所,发表带有辱骂性的言论。有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没有进行过分类的垃圾场,虽然有时会有宝物落入,但占据大部分的依旧是垃圾。

弹幕文化的转变,也使与它相应的视频、影视等内容失去了其本身对观众应有的效果。对此,笔者就曾深有体会。一次,观看电影《青春之歌》,当大家正为女主挣脱束缚、崇尚革命的精神所动容时,一条弹幕的出现却将大家引入了都市爱情剧的情境中。令人敬畏的革命之情瞬间被扰乱,让人哭笑不得。在采访中许多同学都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中文192班的徐同同学说:“其实每个人在看视频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但是弹幕上观点的出现,有时会让大家不思考就接受别人的观点,从而限制了自己的思考。”似乎除了授课视频和纪录片,大家便很难再从看视频中习得知识了。

针对这种令人担忧的现象,一家视频网站的做法,或许可以为其它相关网站提供很好的借鉴。该网站针对用户具有较高的准入门槛,普通注册用户不能发送弹幕,只有经过考试成为正式会员的用户才可以在视频中发送弹幕。为了更好地发挥公众监督的作用,这家网站又设置了举报机制,当发现一些不合时宜的弹幕时,可以对此进行举报,被举报的用户则会遭到禁言甚至封号的处理。最值得一提的,便是该网站针对弹幕具有完善的屏蔽机制。根据关键词、用户、位置等方面对一些不好的弹幕进行屏蔽,从根源上避免了这些弹幕的出现。这一系列的做法净化了弹幕言论,也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观看体验。其他的影视或者视频网站应该借鉴该网站的做法,而不应仅仅只生搬硬套一个弹幕功能。

从该网站的一些措施中,我们可以发现净化弹幕言论还需要用户的帮助。除了举报他人的不恰当言论,我们也要规范自己的言论。弹幕因用户而兴盛,也会因用户而衰落,所以用户要时刻保持理智的头脑,为自己的每一条言论负责,营造一个更好的弹幕空间。

时代是不断发展着的,各种新的文化也会随之层出不穷。身为时代的弄潮儿,我们应该努力逆转风向,让新的文化也可以成为时代发展的助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