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的感动———记土木工程学院陈德平老师
一个体态微胖的老师匆匆忙忙地从楼梯口赶过来, “不好意思,刚刚上完课。”普通的衣着打扮,朴实幽默的言谈,平易近人的态度,却丝毫掩不住他的神采。他,就是我们要采访的“2006感动淮工”的老师———陈德平副教授。
2006年暑假淮海工学院红色之旅大学生服务实践过程中,陈老师不仅给予了学生专业上的指导,更让同行的学生深切感受到了一名大学教师的浓浓爱心,使他们由衷敬佩。贵州省从江县是一个贫困县,队员们近7个小时的山路攀爬,才来到位于山顶上的学校———小平小学。小平小学是此次实践的目的地,而陈老师霎时就为眼前的情景所震动:一座很破的木楼,已经饱经风霜,几根大木头撑着木楼,一楼的门窗已经倾斜地很厉害了,整个木楼摇摇欲坠,小学生们上课得走30多里山路,晚上就睡在白天上课的教室里,连棉被都没有……“虽然条件很差,但孩子们的求知欲都很强,所以总想为他们做些事情。”于是陈老师带领队员们建起了小学唯一的图书室,看到孩子们趴在窗台上惊奇地向里张望,陈老师笑了,队员们笑了,孩子们也笑了……此次服务实践活动另外一项工作就是专业辅助。陈老师对专业的研究精深,他帮助从江县做了两项工程,一是从江县鼓楼广场规划,二是从江县西山镇规划。两项工程按工程量算需要费用几万元,但是看到当地极差的经济条件后,陈教授没有收取任何费用,全部义务付出。不仅如此,当看到从江县团委艰苦的办公条件时,他二话没说,立刻就将自己家里的一台电脑捐给了他们。当谈到这件事时,陈教授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话: “其实也没什么,我的那台电脑在家里又不是经常用。就是我不做,也会有其他同志去做的。”
其实又何止是对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关心和奉献呢?从2001年开始,陈老师就一直是土木系艺术042的班主任。作为一个班主任,他也在时刻思考着怎样做到最好,怎样能让学生们受益最大。谈到班主任的职责和工作时,陈老师感慨颇多, “其实做好一个班主任真的不容易!”他笑着说,“要让每一个学生把学习成绩都搞上去,不断地充实自己!孩子们上大学也不容易!希望他们将来在社会上都能拥有一席之地。”陈老师认为,班主任要懂得自己的职责,不仅要帮助每个同学提高成绩,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在生活中关注关心他们。但他总说自己工作做得很少,但是我们从艺术042班长张同学那里了解到,陈老师作为系里的骨干教师,在业务工作上特别繁忙,平时空余时间十分有限,但是他还定时召开班会,了解最近的班级情况。陈老师不仅在学习上默默的关注学生,在生活上也给予同学们尽可能的照顾。张同学说,有一次,他请全班同学聚餐,“当时有一个细节我记得特别清楚,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因为之前有点皮肤过敏,但是不太严重我们都没怎么注意,但是班主任特别留意,叮嘱她去没有辣椒的那一桌吃饭。”他还常常跟同学们讨论专业上的问题, “班主任对我们的要求很高,很多知识专业书上没有详细讲到的他也要求我们熟练掌握呢!”“虽然我们班主任平时跟我们没有太频繁的接触,但是我们班每一个人都很尊敬他,他很关心我们……”(王阳 于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