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守望



中华文化之瑰宝


  也许是缘于我的恋古情结,一直对古典音乐有着无法言喻的喜爱,而《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更是让我迷恋到了近乎痴狂的地步。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高山流水的故事,但一直没有机会聆听,于是只能在漫无边际的想象中幻想。后来终于有了第一次倾听她的机会,那优雅而曼妙的旋律,丰富而深邃的思想,深深地震撼了我。我仿佛感受到空气中流动的是高山、是流水、是丝竹、是冬雪,是千古缠绵不绝的生命呼唤。也许那份说不清、道不尽的感觉,正是古典音乐特有的美。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冥冥中,高山流水和我之间已架起了一座情缘的桥,我们在桥的两岸彼此守望。
  不解的情缘注定一生的相守,从那以后,《高山流水》一直相伴我的生活,给我鼓励,予我关怀,替我分忧。那是一份源于心灵的最真诚的交流:失落苦闷时,聆听高山流水清新、自然的曲调,让我整理心情,重拾前进的信心;孤独寂寞时,希望与之左右相伴、秉烛长谈,一吐心中万千愁绪;心情阳光时,不妨也听上一曲高山流水,那遥远的琴声、明亮的流水声让心情顿时趋于宁静,复归自然。但高山流水绝不是我生活中的调味剂,她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仅仅把她当作消遣娱乐的方式,是感受不到她的真谛的。《高山流水》是人类最圣洁情感化身成的天使,只有用一颗最虔诚的心,才能聆听到她发自心灵深处的呼唤,和她所绘就的最崇高的理想境界。
  倾听《高山流水》时,总能感觉到一股寒气蕴含其中,不去稽考,也无需稽考,便一厢情愿地认为《高山流水》的故事发生在冬季:树枝上光秃秃地坠着几片经霜的叶子,北风不算大,迎面袭来,却依旧让人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冷;山谷空旷,瀑布的声音便凸显出来,清的,亮的,在透明的空气中回荡,更有着一股逼人的寒意;俞伯牙断弦为知音,心情亦如同此时的环境吧。于是,冷的流水,冷的季节,有了一段冷的故事;冷的心情,冷的琴声,谱就了一曲冷的音乐。正如悲剧的文学作品最能打动人心,冷的音乐才能摄人心魄。高山流水中的冷,让人有所思,有所感,在如利剑袭人的寒气中,冷得痛了,便不得不去思考自己,思考自然,思考自己如自然。
  一直固执地认为,《高山流水》要在一个远古的环境中聆听,于是相信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完全懂得她了。对于《高山流水》,似乎我们永远只能远观而不能靠近。但她确实太让人着迷了,她的一举一动,她的一颦一蹙,都让我心旌摇动。喜欢在夜晚与《高山流水》相约,最好是连月亮也没有的夜晚,在这样一个漆黑的夜里,才能忘掉一切———自己和这个世界,才能置身幽山空谷中,流水溪涧旁,寻一个与她最近的距离,求一段与她最真切的对话。
  常常为朋友们没有听过《高山流水》而遗憾。在这个喧嚣和烦躁的的世界里,我们的生活需要音乐的滋润,但不是你侬我侬缠绵不绝的情歌,或动感劲爆催人亢奋的快歌,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音乐,那是大自然的声音。许是前人的远见,预知到我们今天的窘境,把像《高山流水》这样的古典音乐遗赠给了我们,让她穿越千古的沧桑,涤荡着我们内心的聒噪和浮华,似清风吹拂面颊,又如溪水缓缓流过心田,让内心渐趋宁静。
  举首望孤星,低头抚古琴,《高山流水》吟不尽,空谷觅知音。今生,我们可能无法再有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千古绝唱,但真诚地期望能聆听高山流水的余音守望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