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错成语,是写作中经常发生的事情。把错的地方加以改正,是编辑工作的一项任务。我在多年的编辑工作中,就遇到过不少文章中用错成语的情况。有的写作者对成语不求甚解,有的望文生义,有的则是全然用反。在一篇文章中,只要出现一处这种情况,那真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贻笑大方,后悔莫及。
让我们从“差强人意”这个成语说起吧。
足协用错“差强人意”
2019年12月25日,《咬文嚼字》编辑部遵循典型性、新闻性、广泛性这三个标准,评选出了“2019年十大语文差错”。其中,足协的一个致歉声明中,用“差强人意”这个成语用错了,被排名为十大语文差错之首。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2019年11月14日,在足球世界杯预赛40强赛中,国家足球队在客场1-2输给叙利亚。教练里皮赛后当场宣布辞职。这场比赛后,中国足协发表了一个致歉声明,是这么写的:
“世界杯预选赛四十强赛过去两场比赛,中国男足表现差强人意,令广大球迷倍感失望,中国足协对此深表歉意!
国家队主教练里皮在赛后发布会上提出辞职,中国足协接受这一辞职请求。中国足协接下来将会深刻反思,重组男足国家队,打好接下来的四十强赛比赛。 ”
在这里,足协把差强人意理解成“不尽如人意”“让人不满意”,用错了。
“差强人意”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差”,指的是略微;“强”,指的是振奋。“差强人意”表示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尚能使人满意。所以,足协用这个词显然是用错了。
“差强人意”是个中性词,偏褒义,不是贬义词,别用反了啊!
有部电視剧叫《雄关漫道》
前些年,电视台播放了一部20集的电视连续剧《雄关漫道》。该剧讲述了红军在长征中的故事,演员阵容十分强大。然而,对剧名《雄关漫道》这四个字,不少人认为不妥。
“雄关漫道”这四个字,出自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一词。此词写于1935年。当时,红军攻克娄山关,决心跨越雄关,踏平险阻,奋勇作战,继续前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多么坚定,多么豪迈!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14个字怎么解读?雄关,指的是雄壮的关隘,即娄山关。漫道,是莫道、不要说、别说、徒然说、枉然说的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为:不要说雄关像铁一样硬,难以逾越,而今我们要从头开始征服它。
王昌龄《送裴图南》诗:“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陆游《步至湖上寓小舟还舍》诗:“漫道贫非病,谁知懒是真。”漫道都是莫说的意思。
然而,有许多人把“漫道”当作“漫长的道路”了。他们可能熟知屈原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佳句,把“漫道”直接当成“路漫谩”了。
还有不少人把“雄关漫道”这四个字单独摘出来造句,形成了“雄关漫道创辉煌”“雄关漫道从头越 ”“雄关漫道三十载 ”“雄关漫道迈大步”“雄关漫道谱新篇”“雄关漫道冲向前”“雄关漫道竞从容”“七十年雄关漫道”等自创的句子,显然是全部用错了。
错在何处?错就错在对“漫道”这两个字理解错了。
居家抗疫与“万人空巷”
在抗疫期间,某电视台播放某市的防疫工作,说的是市民都自觉地留在家中,足不出户,万人空巷。在这里,“万人空巷”一词用错了。
错在哪里?错就错在“万人空巷”不是指留在家中,而是指家家户户的人都走出家门,使巷子里空了。此词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用错这个成语的句子还有: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显然,作者把人人坐在家看热门电视剧当成“万人空巷”了。
其实,用“万人空巷”我们可以这样造句:
今晚,城市广场放礼花,成千上万的人兴高采烈地走出家门去观看,真是万人空巷啊!
游行队伍行走在大街上,道路两旁挤满了观看的人,几乎万人空巷。
“万人空巷”这个成语用错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按字面片面理解,以为万人的巷子都空无一人了,那就是留在家中不出来了。
寻找用错成语的原因
写文章时,为什么常常会用错成语呢?
一是对成语记得不熟。
比如,“明日黄花”这个成语,有人常常会把它写成写作“昨日黄花”。“明日黄花”这个成语出自苏东坡的诗句“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指的是重阳节过后,金黄色的菊花逐渐枯萎。这个成语比喻的是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过时的事物。在写作时,“明日黄花”不能写成“昨日黄花”。
二是对成语中某个字的意思没弄清楚。
比如,对“屡试不爽”这个成语中的“爽”字,有人把它理解成“顺”“爽快”了,所以会写出“经过多次尝试,都没有成功,屡试不爽”的句子。其实,这个“爽”字,有多种含义,既可以当明亮、爽朗讲,又可以当差错、过失讲。在这个成语中,“爽”是差错的意思,“不爽”就是没有差错。“屡试不爽”指的是屡试无差错,多次实验都没出错,这才是这个成语的正解。
三是想当然,把不同的词当成一个意思。
如“鞭长莫及”与“望尘莫及”这两个成语中,都有“莫及”两字,有人就混用。其实,这两个成语的词义是不同的。前者指的是力量达不到,后者指的是远远落后。“你文章写得那么好,我是望尘莫及。”在这句话中,“望尘莫及”是不能写成“鞭长莫及”的。
四是对成语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没搞明白。
如“差强人意”是中性偏褒义的词,常被当成贬义词用。而“始作俑者”这个成语是贬义词,又常被当作褒义词用。“俑”是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被比喻成做某件坏事的人。“始作俑者”,就是首先做坏事的人。
有人写正面报道的文章时,写出了“缔造时尚的始作俑者” “他是本市冬泳运动的始作俑者”等,都用错了。
而最近我看到一条新闻,说的是我外交部再次点名美国,奉劝始作俑者早日停止错误做法。这样用,是正确的。
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文章没有一点差错。但是,只要我们有“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的态度,就能在写文章引用成语时,先认真弄懂这个成语的意思,在遣词用句时做到慎重而贴切地运用它。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认真了,差错可以大大地改少。不然的话,懵懵懂懂地把一知半解的成语用上了,往往会出差错、闹笑话。中国足协用错成语“差强人意”的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
(作者系人民日报资深记者、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培训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