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永夜(节选)

永娘半岁时,母亲便去了天国。因此,往后抚养起五个孩子的重担就全落在了老付一个人的身上。一家人的生活就靠着老付在政协会工作的一点点工资。
  除了饥饿随时都会夺去他们性命,要命的是才一岁的永娘还得了病,肚子鼓的像个皮球似的,用手一敲,就好像打鼓似的,咚咚响。老付曾用过无数种民间的土方子,也还是治不好永娘的病。他想带着永娘去医院瞧一瞧,但几个孩子随时都面临饿死的边缘,哪里还有钱财去求医呢。他只是奢望有一天会有奇迹发生,不再让永娘受此折磨。他知道,再这样下去,等待永娘的不是病死,就是饿死。
  无奈之余,老付将永娘托给了一个老跛抚养。每月都会按时将她的一点儿口粮送至老跛家,那沉甸甸的几斤小米,就是老付的希望,更是永娘的希望。每次老付按时来交口粮的时候,老跛都会显得格外热情,更会表现出对永娘的百般疼爱。那一言一行,足以让人无法将面前这个慈爱的老跛与人后的她联系起来。
那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因为左脚有点跛,因此村里人都叫她老跛。起初,她很反感这个称呼,但后来叫久了,她也就没多说什么了。她丈夫半年前刚去世,独自一人带着一个一岁的孩子。
  “哭哭哭,哭什么哭,你妈都被你克死了,难道你还想来克死我吗,短命的娃。”看着一直在哭的永娘,老跛终于忍不住大骂了起来。
  此时,老付的大儿子正躲在老跛家的屋后,老跛说的每一字每一句他都深深的记在了心里。血浓于水,即使无奈才交于别人养,但内心总还是会牵挂着对方,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亲情吧。永娘被抱养的那两年,老付的几个儿子时常偷偷去探望永娘。每次都是躲得远远的看她一眼,或是偷偷的跑到老跛家门口,从门缝里偷偷瞟上一眼。他们不敢让老跛看见,怕惹得老跛不高兴,那就真的断了永娘的活路。因为,老付的大儿子也才十来岁,老二和老三更是还不足十岁,根本找不到人来抚养永娘。
  被她照看的那一年,永娘的泪水几乎没停过。永娘一哭,老跛就将她抱出门外,叫永娘要哭就哭个够。最后哭的没办法了,泪水没了,声音沙哑了,眼里、嘴上、脸上满是嗡嗡直响的苍蝇。邻居看到后,忍不住骂老跛这么对待一个没妈的幼孩,会得报应的。但这时老跛总是会说吵死了,要死她趁早死了算了。
  某个雨天的下午,永娘害怕打雷,所以她又哭了,这可彻底惹怒老跛了。她将永娘抱起来后,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此刻,躲在门外的不是老付的儿子,而是老付自己。看见屋里的这一幕,老付再也挤不回去那打了几圈的泪水了。他拼命的撕扯着自己的眉毛,没一会儿,眼角的泪水与血一道喷涌而下,湿满了整个双颊。
肖茂果
南边文化艺术馆小说委员会委员、昆明理工大学博士,新华访谈网签约作家,文学小溪签约作家,经典文学网和中华文艺微刊签约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