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校报》简介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校报》(以下简称“校报”)是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学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学校联系师生学员、海内外校友、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纽带,是学校形象传播和品牌塑造的重要窗口,在传播信息、宣传政策、引导舆论、弘扬新风、培育文化、服务师生、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校报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主办、中央团校党群工作部校报编辑部负责出版,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0828/(G)。校报于1989年3月创刊,其前身为创办于1949年9月的《中央团校校刊》。初为4开4版,单色铅印,不定期出版,后改为胶版印刷,双旬报。1997年3月,实现采编排一体化,在北京高校校报中率先使用激光照排。1995年12月,首次使用铜版纸出版彩色报纸。1999年,推出校报电子版,报纸内容上网,成为北京高校报网融合的先行者。2004年5月,改为4开8版,半月刊,胶版双色印刷为主,不定期使用铜版纸彩印。2006年11月,开通校报网络版,使读者实现了上网阅读、下载、储存原汁原味彩色印刷版校报。2007年7月,在校报编委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国内高校首家报网合一的指导机构——校报新闻网编辑委员会。2009年1月,全面改版,采用新闻纸彩色印刷,在北京高校校报中独家开设评论专版。2015年,为适应新媒体时代师生需求,校报进行了全新改版,头版改为“杂志封面式”,由高清图片、超大标题、重点导读组成;添加深度阅读二维码,促进媒体融合,延伸报纸的广度和深度;整体版面留白增多,增加阅读美感。2018年,校报为适应学校改革发展要求,聚焦团干部教育主责主业,开设“学员”专版,为广大在校培训学员提供学习和工作交流分享平台。
创刊以来,校报始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牢牢把握阵地意识、桥梁意识、窗口意识,坚持“主流声音、权威报道、关注校园、贴近生活、服务师生”的办报宗旨,坚持“读者为本,办成精品”的办报理念。2009年,顺应网络时代报网融合发展的趋势,校报确立了“整合新闻、强化评论、注重深度、打造名栏、美化版面”的编辑方针,把增强和提升思想深度、新闻品质、学术风格、文化品位、服务功能作为报网融合时代校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在探索办好专业化、高水平、有特色的校报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受到首都高校和全国高校校报同行的认可和关注。
校报于1991年11月成为北京高校校报研究会首批会员单位,为第四届、第五届北京高校校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高校校报协会会员单位。2007年被评为“北京高校校报研究会优秀会员单位”。2010年1月,校报被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高校校报研究会评为“北京高校优秀校报”;2012年,校报编辑部被评为“2012年北京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时任校报总编辑李宝国被评为“关心新闻宣传工作的校领导”,时任校报编辑万伟伟被评为“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校报编辑王娟被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评为“优秀编辑”。
我校校报是首都高校中第一个一次获得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奖4个一等奖的校报。近年来,校报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校报新闻网有5件作品获得2017年度中国高校好新闻奖,其中,一等奖2件,二等奖1件,三等奖2件;9件作品获2017年度北京高校好新闻奖,其中,一等奖3件,二等奖1件,三等奖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