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3

4

6

7

8

9

10

11

13

14

15

20

21

23

17

28

29

24
1、我校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本科教学评估10月15-19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按照教育部要求,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评估。专家们听取了校长杨桦关于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情况的汇报,并以走访院系和相关部门、听课看课、考察办学设施和条件、召开不同层次不同人员座谈会、调阅本科教学教学文件、考察实习基地、查看早操、学生活动、进行专业技能测试等方式,全方位评估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给出全优的成绩。2、我校在北京市高校党建评估工作中获得优秀9月24-25日,我校接受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达标验收检查。检查组通过审阅材料,与职能部门负责人、院系部党政领导以及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党员座谈会,考察学校建设,观看我校学生特色体育表演等。对我校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获得优秀。
3、学校胜利召开第十一次党代会1月16-17日,我校召开第十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杨桦代表第十届党委所作的工作报告,选举了新一届党委委员21人、纪委委员7人。
4、全校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热潮校党委下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学校上下紧密结合巩固“两个评估”成果,结合学校近年来的跨越式发展,结合单位和部门工作,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5、“211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教育部2007年重点学科评审中,我校体育学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含全部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成为唯一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高等院校,加速了我校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进程。
6、国务委员陈至立来我校视察6月30日,国务委员陈至立率六部委领导来我校视察,期间参观了我校奥运基地建设工程、2008年奥运会训练场馆改造工程和科学研究中心,对我校办学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肯定。
7、我校被授予“北京奥运培训基地”
4月14日,北京奥组委授予我校“北京奥运培训基地”。学校承担了北京奥组委、北京奥运培训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等多项奥运培训任务,并向上述机构推荐奥运培训顾问、培训专家、教育工作专家、宣讲团专家等人员40余人。
8.*学校成功举办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以“体育科技与和谐社会”为主题的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于10月24-26日在我校举行,与会领导、专家学者1600多人通过“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墙报交流”、“书面交流”四种方式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大会还举办了体育科技产品、体育科技图书展和2008奥运会科普活动。
9.*2007’全球教练员大会在我校举行8月30日-9月3日,2007’国际教练教育委员会全球教练员大会在我校隆重召开。大会集全球教练员大会、第二届国际教练教育委员会亚洲区教练研讨会、2007’中国教练研讨会“三会合一”。大会促进了中外教练员的广泛接触和相互学习,并向世界推出了中国教练员培训体系。
10.*2007“奥林匹克日长跑”活动在我校举行6月23日,我校承办2007年“奥林匹克日长跑”活动,三千多名体育爱好者共同庆祝国际奥委会的诞生日,中国奥委会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胡家燕,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盛志国,我校党委书记、校长杨桦等校领导出席仪式。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雅克·罗格先生发来贺信。
11.*中国首届博士后奥运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以“汇聚学科精华,奉献北京奥运”为主题的“中国博士后奥运论坛暨第一届中国博士后体育论坛”于2007年12月21日在我校隆重召开。论坛共收集到不同学科论文80余篇,其中40名博士后分别做了以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奥运相关研究”为主题的分会场专题报告。
12.*《运动心理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我校张力为、毛志雄教授主编的《运动心理学》教材被评为2007年度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精品教材,这是全国218项精品教材中唯一一项体育学科教材。
13.*训练竞赛成绩优异我校竞技备战08奥运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在07年的一系列好运北京测试赛中,跆拳道、艺术体操、摔跤、举重等项目的部分运动员获得08奥运会入场券。
2007年,我校训练竞赛成绩优异。第24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获5金8银4铜;第2届亚洲室内运动会获4金2银1铜;亚洲体育舞蹈大赛获1金1银;亚洲青年武术锦标赛包揽了12项冠军;健美操项目实现了三大赛事的大满贯,跨入了世界水;第8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获4金3银,破一项全国大学生纪录;全国单项锦标赛与全国大学生单项锦标赛上获25金25银18铜;全国体育院校比赛获27金16银12铜。
14.*科研服务奥运成果突出学校承担总局奥运攻关课题30余项,课题经费达460多万元,还承担了国家游泳队、赛艇队、田径队等多支备战队伍的科技攻关和服务工作。学校的教学实验中心、科学研究中心成立,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学校承担了国家运动队理想信念教育重大课题,编写出《国家队运动员励志教育》系列教材和《备战奥运》系列丛书,组成宣讲团在各运动项目国家队宣讲,受到广泛欢迎。
15、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全面展开全年共有1650名学生参加21项“好运北京”测试赛志愿服务工作。学校将有5000余名学生成为奥运会的志愿者参加08奥运志愿服务。学校还承担了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部分演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300名标兵引导员在我校产生,还有部分学生分别参与了奥运会开幕式《飞天》、轮滑、太极拳等节目的排练,在闭幕式的大型团体操表演中也将出现我校800名学生的身影。
16.*学校08奥运训练场馆改造建设完工截至年底,学校08奥运训练场馆改造工程除游泳馆外,其他6个场馆已全面竣工,改造建设总建筑面积46000多平方米,总投资为4675万元。
17、国家队训练基地全面竣工体能训练与身体机能恢复研究中心已运营半年多,教练员、裁判员教育楼、田径训练中心、综合训练馆和运动员公寓、餐厅、辅助训练馆即将投入使用。我校国家队训练基地项目总投资8.55亿元,总建筑规模7.5万平方米,2004年2月成立项目部开始建设组织管理工作。目前,全部项目按照奥建办要求如期完工,全面实现了质量、工期、安全、功能、成本“五统一”的目标。
18、培训中心(奥运人才培训)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2007年培训共完成了18项培训任务,总人数为857人。其中直接为国家队备战奥运服务的培训项目若干,培训人数为182人,为加强国家队教练员、队医、科研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科学训练、科学管理、科学执教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19.*管理学院喜迎二十周年华诞12月23日,我校管理学院举行学院成立20周年庆典大会。来自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奥组委、省市体育局以及全国各地的两百多名管理学院院友济济一堂、共享盛典。此外学院还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系列庆祝活动。
20.*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深入学校2007年接待国际和港澳地区来宾达62个国家和地区,共260批次3659人次。出访38个国家和地区,231人次。学校与新西兰维特利亚国立理工学院、瑞士马戈林根体育学院、肯尼亚莫伊大学、俄罗斯太平洋国立经济大学、越南岘港第三体育大学正式签署合作交流意向协议。
21.*和挪威合建特色孔子学院8月29日,我校与挪威卑尔根高等学院共同开办的孔子学院在挪威卑尔根宣告成立。这不仅是挪威第一所孔子学院,也是中国高等体育院校第一次承担举办孔子学院的办学任务。卑尔根孔子学院将开设汉语教学课程,举办中国文化研讨会,介绍中国书法、哲学、音乐、中医和武术等中国传统文化。
22、成功申请“111计划”引智项目10月26日,我校申报的“111引智计划”《运动人体科学与竞技体育训练创新引智基地》项目正式得到立项批准,这对促进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全面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推动学校追求卓越,实现跨越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3、我校首次参展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5月17-20日,我校首次参加在成都举行的第20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博览会共设9个展馆,我校展台在国家体育总局资源推介展区的一号展馆,受到参会者关注。
24、校园文化建设硕果累累学校启动了新一轮校园文化建设工程。一批优秀雕塑作品和书法、摄影作品、LED大屏幕和橱窗等成为校园新的人文景观。学校开展了新校训、校歌及校园歌曲的征集活动,制作了新的校史馆、宣传片和宣传画册。体育艺术团茁壮成长并且在本科教学评估成果展示会上奉献了精彩表演。校园内各种社团和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博士论坛”、“传媒之声”、“管院讲坛”等讲座形成了品牌,有力地促进了校风、学风及和谐校园建设。
25、全国民运会上我校被授予突出贡献奖第八届全国民运会上,我校组队及选送的运动员共获得了3金3银2铜以及表演项目的银奖,学校被授予突出贡献奖,我校中国弹弓术队被授予了特殊贡献奖。
26、纪委监察审计处获国家体育总局党组表彰经学校党委推荐,国家体育总局党组批准,我校纪委监察审计处被评为“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
27、高敏·奥康奖学金在我校设立8月23日,高敏·奥康———北京体育大学“贫困地区体育支教”奖学金成立仪式在我校举行,奥运冠军高敏与奥康集团共同将20万元现金支票赠予学校。
28、学校进一步推进民心凝聚工程学校进一步推进民心凝聚工程,教职工开始分批次喜迁新居,同时学校教职工文化活动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在解决教职工福利方面又向前迈出一步。
29、新建配电室为学校发展提供能源保障9月26日,我校电增容发电一次成功,这次发电成功使我校供电能力从之前的7200多千伏安增加到了18460千伏安。工程包括新建总配电室、分配电室和箱式变压器等外围工程。该工程不仅保障了国家队训练基地及近两年新建场馆的正常运行,而且对学校长远建设留出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校园供电能力在京内高校中名列前茅。(文/校报编辑部 图/刘 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