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擦亮城市西大门装点自家“文化门”



本报讯 (记者 王祝炫) “从楼门楼道的装饰画到楼梯上的文明标语, 都是我们老街坊想出来的。 ” 在八宝山街道永东北社区17号楼四单元, 楼门口两侧 “盛开” 的梅花额外引人注目。自 6 月 26 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 “擦亮城市西大门, 文明祥和迎大庆” 五大专项动作, 全区将有14万 “老街坊” 、 在职党员、机关干部共同参与, 永东北社区17 号楼四单元的“绿色楼门” 正是八宝山街道打造的特色文化楼门。

沿着楼道往里走, 记者注意到, 楼道里也别有一番风景: 墙的两侧挂着小区居民自己制作的布贴画, 楼梯的台阶上写了 “垃圾分类” “低碳生活”的标语。据了解,为了让楼门建设符合居民意愿, 前期社区居委会以党员双报到为契机, 充分发挥 “老街坊” 议事厅的作用, 在社区内进行广泛宣传, 通过召开居民议事协商会和入户的方式, 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 居委会与居民协商制定本社区特色楼门方案。 “绿色生活” 主题楼门充分体现了居民的集体智慧, “楼梯‘立面画’ 是我提出来的” , 居民刘世兰阿姨说 “文明标语取代了小广告, 我们看着更舒心了! ”

在“擦亮城市西大门,文明祥和迎大庆”专项行动中,石景山区践行创城为民惠民的宗旨,持续深化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创城共建共享理念深入人心、融入生活,营造“抬眼可见,举足即观”的浓厚宣传氛围。为此,八宝山街道提出了在辖区内开展特色楼门创建工作,让居民按照自己的意愿,打造以文明理念宣传为主题的“个性化”楼门。除了主打“个性”,八宝山街道的鲁谷住宅社区则是以9 号楼一个楼门为试点,打造了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楼门。

  目前,八宝山街道已经完成鲁谷住宅、永东北、瑞达3 个社区示范点的创建。在特色楼门的建设中,社区居民广泛参与,不仅为自己家楼门的建设出谋划策,还主动清理楼门堆物堆料、小广告,为施工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楼门文化建设提升了环境,凝聚了人心,增进了感情,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提升了居民对创城工作支持率和满意率。

  据了解,五大专项行动聚焦社会面安全防控、城市秩序整治、城市环境整治、窗口服务提升、社会面宣传五个方面,通过打好专项行动攻坚战,全面提升全区环境秩序,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以安全、整洁、文明、祥和的环境迎接新中国成立70 周年。

  大力整治城市环境、城市秩序是“擦亮城市西大门、文明祥和迎大庆”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社区环境问题,我区提出要在全部小区实现楼门非法小广告、私装地锁、楼道堆物堆料“ 三清零”目标,以城市环境的明显改善,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
  鲁谷街道六合园南是一个老旧小区,规范小区停车秩序一直是群众高度关注和希望解决的问题之一。鲁谷街道从集中拆除私装地锁入手,对小区停车秩序进行了全面整治。

  通过调查发现,外来车辆长期占用小区停车位,是造成停车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在进行居民车辆登记的基础上,六合园南社区于4 月22 日正式实行停车管理,在小区出入口设立栏杆,使外部车辆不能随意进入本小区,同时,在小区地面上喷涂行车路标,使车辆有序进出小区。居委会又与车辆管理公司集中对小区居民开展停车管理问卷入户调查,征询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停车管理细则。

  八角街道杨北社区地处地铁6 号线沿线,居民多次提出美化社区环境的迫切诉求。社区依托“双报到”机制,积极发动社区居民,下大力气整治提升社区环境秩序,将原来脏乱差的空地改建成居民休闲娱乐的口袋公园,建成100 多个停车位,极大提升了社区环境秩序。

  八大处路甲7 号院居民成立了小区“自管会”,依托社区“多事”监督员,利用“老街坊楼道监督员”微信平台,全面完成“三清零”各项工作,在居民中形成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理念,建立长效防反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