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熊巧红 吴少爽)截至6月11日, 苏桥储气库群主力储气库苏4储气库累计注气20.8亿立方米, 预计到本注气周期末, 库存量将达到设计库容上限35亿立方米, 形成有效工作气5.2亿立方米。
苏4储气库埋深4700米, 具有库容量大、 储层平面联通好等先天优势条件, 同时又存在埋藏深、 注气压力高、 底水活跃等不利因素。作为世界上最深的储气库, 这里没有成熟的技术可以复制,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对此, 储气库的建设者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迎来一次次峰回路转。
苏4储气库由碳酸盐岩凝析气藏改建而成, 设计库容35亿立方米。自2013年12月投产, 经历六注四采, 累计注气20.6亿立方米。
储气库管理处通过密切跟踪生产动态、 加大监测井测试力度、 开展大规模现场试验、 精细数值模拟运算等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 评价苏4储气库注采气能力, 摸索生产运行规律,编制多周期注采运行方案。同时, 实施 “一井一策” 管理制度, 优化月度、周期配产, 适时调整各井注气量, 实现科学注气。
针对苏4储气库储层非均质强、 部分井近井地带污染及井筒积液不能正常开井等问题, 他们系统分析低产原因, 因井施策, 先后实施了酸压、 酸洗、气举等措施, 效果显著, 实现日增采气量72.5万立方米、 注气量28万立方米,新增工作气0.8亿立方米。
围绕制约苏4储气库发展和效益提升的关键因素, 储气库管理处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 立足钻井工艺、 注采评价、 地质建模、 井筒完整性评估、 储层保护等方面开展重点攻关, 取得了丰硕成果, 并已全部应用到气库建设与生产运行中。今年, 这个处再设立科研课题两项, 持续推动气库健康平稳发展。
该处做好员工培训, 加强注气工艺流程、 操作规程、 设备性能等专业培训; 细致梳理注气操作规程、 细节, 要求岗位员工查找现场安全风险, 确保工艺流程连接顺畅、 风险防控措施到位; 增强注气生产风险应对能力, 开展桌演和现场演练, 目前苏4储气库已连续安全生产198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