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五四运动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五四运动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先进青年走在时代前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下,凝聚起了砥砺迸发、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激发出了上下求索、振兴中华的青春热情,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续写着中华民族百年追寻强国之梦的一篇篇辉煌乐章。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五四精神的实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不仅要挖掘五四精神的实质和精髓,而且还要把握五四精神的特征及其时代价值,并将之转化为当代青年发展的精神力量。
  五四运动表现出空前的开创精神,蕴含了执着的求真意识,彰显了开放的精神气度,孕育了自觉的实践品性。这些特征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我们要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相结合的高度考察五四运动对培养时代新人的启发意义。
  五四青年追求革命真理、探寻救国之路的伟大精神和实践与当代青年勇于担当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伟业的精神在不断发展的历史长河里相契合。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多元化的侵蚀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形形色色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帮助广大青年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就是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头脑,帮助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校准成长方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当代青年要大力弘扬五四运动的开创性精神。五四运动以其无与伦比的开创性,揭开了中国现代历史的新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开创性精神。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社会力量,要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不竭的动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地去创新创造。
  当代青年要大力弘扬五四运动的求真性精神。五四运动探寻救国救民真理,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广大青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真理,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当代青年要大力弘扬五四运动的开放性精神。五四青年以兼容并包的气度开了现代思想解放的先河。当代青年正经历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变革,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应乐于接受新事物,紧跟时代潮流,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和开阔的视野来观察世界、建设中国。
  当代青年要大力弘扬五四运动的实践性精神。五四青年以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为己任,迅速融入工农大众,汇成了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历史洪流。当代青年要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各行各业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以强烈的社会担当、不懈的奋斗追求,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大业,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青年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从2013年至今,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给华中农业大学 “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给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回信、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给“南京青奥会志愿者”回信,勉励他们在基层实践中增长才干。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和关注青年在实践中成长、在基层中成才,为当代青年成长成才标注了时代坐标和基层导向,打上了艰苦奋斗的底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老师、学生应当尽可能多地走到实践当中,在实践当中能够感受到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丰富和科学,让他们真正能够通过实践印证理论,能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9年5月6日第7版;作者系我校党委书记,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执委会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