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思政教育我校师生热议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本报讯 3月21日上午, 我校在图书馆616会议室举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交流会。 校领导孙培雷、 胡晟、 杨若凡、 李晓军, 职能部门负责人、 二级学院党组织代表、 辅导员代表、学生代表共同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视频报道, 围绕讲话精神展开交流学习。

校党委书记孙培雷指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立德树人的重视程度, 我们也深感责任重大。 讲话精神为思政课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学校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学改革的开展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根本遵循, 真正贯彻落实讲话精神, 真正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 真正培养好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找准道路, 拓宽思路, 把讲话精神落实在教学过程中。 思政课教师要落实学习, 落实到行动, 发挥教师主观主动性, 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校长胡晟在发言中表示, 教师是思政课教育的关键, 要坚定理想信念,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积极探索有效的思政课程教育模式。 他希望学校思政课教学要进一步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实效,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推广以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分课堂为代表的教学模式,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校党委副书记杨若凡表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 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政治要强、 情怀要深、思维要新、 视野要广 、 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 这六句话涵盖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 也凝聚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望。

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带头响应, 拿出行动, 真正把总书记的要求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落实在育人活动里。

校党委副书记、 副校长李晓军认为,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要聚焦 “三全育人” ,开展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校各部门要齐心协力, 铸魂育人, 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引导,将讲话精神融入课堂, 重视思政课堂的建设, 让思想政治教育走进学生。

党委宣传部部长、 教师工作部部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范冬姣, 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顾建伟、 副院长宋洁分别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和教学实践分享学习体会, 他们表示, 要加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持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注重教师政治觉悟的提高, 注重政治能力的锻造, 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吕翠凤、 盛青、 罗薇、 张文琴、 赵冰分别结合讲话精神畅谈学习体会,并就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 对照思政课教师的要求加强自我提升等多个方面进行交流发言。 他们认为, 作为思政课教师, 要积极主动学习讲话精神, 自我提高, 学以致用, 坚持改革创新, 做到习总书记要求的 “政治要强、 情怀要深、 思维要新、 视野要广 、 自律要严、 人格要正” 。 校团委书记尚海龙围绕 “第二课堂” 引领青年大学生成长进行交流, 表示将与各部门、 各位教师通力合作, 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辅导员代表顾金良认为辅导员要把日常思政教育办成思政的小课堂, 教师要不断通过多种渠道自我学习。 商学院学生代表发言表示学生要勇于提问, 善于提问,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堂学习;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 在未来的生活中做到心中有信仰, 行动有力量, 展现90后的青春力量。

交流会前, 孙培雷与胡晟在图书馆209室为上海电机学院 “马克思书房” 揭牌。 这是上海高校首家 “马克思书房” , 旨在帮助全校大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 通俗化, 培养大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兴趣和习惯, 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

(孙秀丽 潘帅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