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民族地区体育文化人培养培训重点基地”
获批国家民委重点研究基地


  本报讯(记者 洪雄)近日,国家民委发布 《国家民委关于同意设立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通知》(民委发〔2019〕28号),经专家评审、国家民委批准,“吉首大学民族地区体育文化人培养培训重点基地”获批为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这是我校人文社科科研平台建设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项新突破、新成就。
  我校体育学是湖南省重点学科,2016年验收为优秀。2003年获二级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授予权、2006年获二级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授予权、2009年获体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2018年获批体育学博士授予权并获湖南省 “国内一流建设学科”,现已形成民族民间体育、少数民族体质与健康、山地户外运动、民族地区体育教学与训练四个学科方向,达到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
  “民族传统体育系列课程”团队系国家级教学团队、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首届“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有教授、博士30余人,其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曾宪梓教育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各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能手3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0人。团队先后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21项,青年项目7项,西部项目4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2项;科技部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3项。此外,还获得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49项;团队成员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 (其中4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教材70余部;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此外,还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省优秀教材1部,省优秀硕士论文2篇。
  国家民委要求,学校应切实落实各项建设及投入,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环境,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扩大交流,努力建成高水平科技创新的平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智库,切实推动学科建设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德术相长,以体育人,以文化人,知行合一,勇为人先”的吉首大学“体育文化人”将坚持“保持优势,突出特色、拓展空间”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强学科创新团队建设,完善博士人才培养保障机制,优化学科结构,夯实科研成果,凸显优势学科特色;结合武陵山区地域特点和民族文化,拓展山地户外与旅游、体育与公共服务、体医体卫融合发展的新空间,加速学科科研成果转化,在更好地服务于武陵山区全民健身和社会经济发展之路上,将学科与专业深度融合,促进本学科在新常态下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