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传统精神 继续扬帆远航
历经20年的风雨洗礼,在我国高等教育“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本科教育的春天来临之际,我校迎来了新的历史时刻,成为教育部批准的独立设置的非营利性民办本科普通高等学校。“城建学院”这个名字带着我们城建人的眷恋和永远难忘的记忆,定格在了学校发展的历史之中,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正以崭新的姿态昂首迈进新时代!
此时此刻,作为一名老城建人,我的内心充满着感慨。20年弹指一挥间,吉林省民办本科教育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发展历程。民办本科教育在吉林这个教育大省占有了一席之地,为吉林省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城建学院作为其中的一员,在我省民办教育史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0年9月初,建校伊始。我被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派驻到城建学院,成为双方合作创办的二级学院第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在这里,我与第一批城建人携手并肩工作了3年。这期间,我不仅参与和亲眼见证了学校创业初期的艰辛和坎坷,也深深被城建人身上那种特有的精神所感动!
在城建人身上有许多可贵的精神品质,我印象深刻和至今难忘的有三种精神。一是不屈不挠,拼搏奋斗精神。从已故老董事长陈岩先生,戴着草帽穿着布鞋穿梭在学校建筑工地的身影和第一批城建人白手起家,夜以继日的勤奋工作态度,从创造奇迹,实现当年建校,当年招生的骄人历史都可以看出,学校今天的发展成果,是几代城建人携手前行,砥砺奋进的结果。我觉得,不屈不挠,拼搏奋斗是城建人身上特有的一种精神品格。二是团结协作,不分你我的一盘棋精神。记得2000年刚刚建校初期,学校主要职能部门只有教务处、学工处、财务处、保卫处(与办公室合署办公),后勤工作没有明确处室,是由国土集团派出部分人员具体负责,当时学校名义下的固定自有职工几乎没有几个人,自有的任课教师更是一个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开门办学,事务繁杂,但是,大家不分你我,不分分内分外,有工作一起上,体现了极强的团结协作的一盘棋精神。比如说招生工作,尽管当时没有招生就业处,但是从校领导到中层干部带领全校职工集体上阵,都是招生宣传员,齐心协力做好学校招生工作。印象深刻的是,学校第一年招生485名,在吉林省同时建立的9个二级学院中名列前茅。那几年学校各项工作一直都走在全省二级学院的前列。这些成果的取得,是与学校上下一盘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密不可分的。三是雷厉风行,追求工作效率 (或者叫执行力)的精神。我觉得民办体制下的员工与公办高校的教职工相比,更具有效率精神,执行力也更强。这可能是由于体制机制所带来的用人灵活性的效果,同时总感觉有点像部队的那种劲头,当然据我所知,从建校至今20年来,学校许多工作岗位上确实也都聘用了一部分部队转业干部,这也是雷厉风行和执行力强的一个因素吧。我觉得实际上学校规章制度就那些,工作要求也就那些,关键就看执行力,看工作效率。
迎着新的时代,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扬帆起航,在这个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作为一名老城建人,我深深感到:吉林建筑科技学院人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精神,鼓起干劲,拼搏进取,唯有如此,才能不辜负几代城建人的期望,也唯有如此才能续写华章,再创辉煌!
(作者系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党委书记、督导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