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传道解惑潜心育人 勤勉爱岗谱写芳华学校第三届“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奖”评选结果展示












  躬耕教坛,乐育桃李。我校大力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师德师风,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树立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高,选树深受学生好评和尊敬的优秀教师正面典型。6月19日,通过入围海选、候选人投票、现场决选等评选阶段,我校第三届“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奖”评选结果出炉。本版将获选教师编辑于后,让我们以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为榜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提高教书育人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担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

  丁静:为师一任 为友一回
  外国语学院教师。TEFL(国际通用英语教师资格证书),国家职业指导师。获学校第二届“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奖,获成都市“教育创新女杰”称号,多次荣获成都市大中专学生“一专多能”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她的教育信条是“为师一任,为友一回”。丁静激情而又执着,风趣而又幽默,认真而又严谨。她有着流利的口语,标准的语音,让学生在课堂上永远跟随她的脚步。她有着青春活力的心,前卫的理念,让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驿站。她陪伴着学生们“乐学”、“乐活”。

 王兴国:春风育桃李 芬芳香满园
  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国家艺术基金评委,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文联委员,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成都市书协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四川省中小学教科研专家库成员,成都市书法创作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校级教学督导专家。近年来有专著、教材8部公开出版,系人民美术出版社全国中小学《书法》规划教材编委,并在《书法研究》《中国书法》等各级专业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80多万字)。他深受学生爱戴和欢迎。他的书法各体皆能,成果突出,业绩被国内多家专业媒体报道,有众多学术称号和广泛社会影响。

  代海斌:传递团结与写作 收获阳光与健康
  体育学院教师。个人曾获国家一级武术运动员、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员,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气功国家裁判员。武术专业能力较为突出,曾代表成都大学一员,多次出访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交流与教学。因专业技术能力突出,连续三年派遣援外工作,代表学校入选中国健身气功队,出访美国、加拿大、冰岛、葡萄牙、希腊等地进行教学与交流。作为学校高水平运动教练,在带队期间获得武术、健身气功项目,省级比赛第一名40余项、国家级比赛第一名20余项、国际级比赛10余项的好成绩。在校工作十余年,敬业爱岗,把教学当成一种服务的理念始终贯穿于教学中,把服务理念与精神融入教学中,在体育课程中同时传递给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他希望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强身健体从体育课程中收获阳光、快乐、健康。

 许杰:弘扬体育精神 理解运动科学
  体育学院教师。博士研究生。曾担任中国国家青年男子足球队科研教练。现任学校高水平足球队队医、助理教练。荣获四川省体育专业青年教师说课大赛一等奖,两次获得学校体育学院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荣获四川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专业说课比赛一等奖。连续三年指导学生荣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主持省级以上课题2项,参与校级重点教改课题1项。作为一名理论课教师,他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指导思想,将课堂教学生动化、具体化。他课堂上强调学习态度和纪律,讲授知识时结合训练比赛,让学生理解运动科学。他希望学生通过四年训练,让一个个体育生变成真正有知识,有能力的体育人!

  李若珺: 铁杵成针 不断精进
  外国语学院教师。学校“双师型”教师,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应用语言学系,英国巴斯大学同声传译系,拥有海外双硕士学位,省级精品课程“英语视听说”团队核心成员。曾在联合国维也纳分处实习,广泛参与各领域高端国际会议、会谈。有着丰富的口笔译及英语教学经验,将全球化视野、国际化实践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深受学生喜爱。获2017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复赛一等奖,第九届外教社杯外语教学大赛全国总决赛“最佳人气奖”。

 陈大伟:“教师教育桥梁专家”
  师范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优秀教师。他从高完中、单设初中、教师进修校再到大学,今天他在小学、中学、大学的课堂游刃有余,被誉为“教师教育桥梁专家”。执教的“教师职业道德”成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后已有两万多名学习者,他研究和实践的“观课议课”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他有24本受教师喜爱的著作,5次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曾获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区研究课题一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市第八届、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在《人民教育》等刊物发表上百篇论文,多篇论文在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全文复印。

  赵虔:坚持教学和科研并举
  机械工程学院教师。他一直坚持教学和科研并举。把科学前沿和书本知识结合,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建立科研小组,开展实验课题。受到同事和学生的广泛好评。他活力四射,有活争着干,甘于奉献。他上课非常幽默,有时非常严格。他实际和理论相结合,拓展专业知识,让学生更明了。他指导的多届四川省大学生金相大赛指导学生获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并获评“优秀指导教师”;他指导的学生在四川省大学生材料设计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并入选“优秀指导教师”。获四川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3项;学校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5项。获评学校2018年优秀教师。

  施达:更新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学校数学建模竞赛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数学、数据分析。主要担任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统计学、高等数学等多门数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工作中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及时的交流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导学生不断提高学习效果。他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良好。他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他带领教练团队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奖5项,省奖16项,获得过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及四川省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学校优秀班主任,学校优秀社团指导老师等荣誉。主持省教育厅、市科技局和校级科研项目3项目,参与省市校级科研项目9项。

  傅剑波:注重实际经验  提升综合能力
  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教师。他注重将十余年企业经营管理实际经验,以及政府、企业委托课题项目的咨询研究成果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强调以“学”为中心,通过激发“学”的兴趣,设计“学”的压力,评价“学”的效果,实现学习习惯养成、知识体系构建和综合能力提升。他的课让学生很受启发,对学生作业质量要求很高。他获得首届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奖(2012)成都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2次)成都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成都市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漆文胜:心系学生 宽严相济
  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师。他从中学到大学一线任教,一直热爱这份事业。他心系学生,宽严相济,教学方法独到。讲台善授课,舞台能歌善舞,操场能打球,广泛的才艺深受学生欢迎,亲其师信其道。参研国家级教改课题二项省级一项市级二项,正主持教改课题两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获省一奖2篇市一等奖4篇,出版15万余字教学材料。课件获全国三等奖1次省三等1次市一等3次。热爱生活乐意为师生服务,连续十年获年度新闻人物、年终考核优秀、抗震救灾等学校各类荣誉。

  编后: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师生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近年来,我校以“四有”教师为标准,积极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觉悟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我校持续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完善教师管理和发展机制,弘扬高尚师德,持续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活力。
  潜心育桃李,精心铸师魂。在新时代的教育征程上,我校教师队伍严于律己,以严谨的教风和高尚的道德为学生树立榜样;坚持深入学生,乐于为学生排忧解难,积极指导学生完成各项赛事、课题和相关事件活动,主动关心学生成长,学生认同度高;爱岗爱校,具有创新意识,在教学方法和学术研究等方面不断研究探索,在教书育人道路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