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遇见双惟,无畏青春

曾有人说 :青春,是与七个自己相遇,一个明媚,一个忧伤,一个华丽,一个冒险,一个倔强,一个柔软,一个正在成长。而我,却在迷茫的青春时刻,遇见了双惟,找到了梦想起航的坐标。

梦中弥漫着蜀葵花香,缭绕在永恒的梦境里,现实却拥抱暗暗雾霾,遮挡了望向未来的双眸。大学伊始,我怀揣着梦想踏上长长的大学征程,开启了人生中第一段靠自己行走的旅程。然而,大学生活并不像我原本想象的那样美好,每天的我只是穿梭在寝室、教室和食堂之中,过着单调枯燥的生活。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在茫茫人海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生活的意义,甚至已经忘记自己来到大学的初心。久而久之,我没有了对大学的冲动,失去了想要在风华正茂的年华中干出一番大事业的勇气 ;没有了对大学的向往,丢失了那惊天动地的梦想。我开始无助,开始彷徨,开始迷茫。幸运的是,上天好像在眷顾我,让我在那个平淡的傍晚拨开眼前的迷雾,认识了美丽的双惟。

不期然的相遇,时空的交汇只在此时此刻,凝滞,似乎追随,只需瞬时。我与双惟的邂逅,注定了我们直接的缘分。在“点燃火种,放飞梦想”的主题中,我认识了刘红宁老师,也就是双惟学子口中亲切的“老刘”“刘大大”“刘爸爸”,双惟班的班主任,江西中医药大学的原党委书记。当时,老师在“师说·开讲”栏目中,向我们娓娓道来双惟的故事。在江西中医药大学,有这样一个班,她叫“双惟班”,班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被人称为“自虐狂”。每天六点准时起床然后晨播报接着晨跑再晨读,从开学到放假,不论风雨,不论冬夏。他们没有什么惊天动的丰功伟绩,他们只是在坚持着一件件小事。他们坚持晨播报,坚持晨读,坚持晨跑。他们自愿把长跑作为培养意志力的突破口,把读书作为完善自我的拓展学习,把奉献作为升华自我的一种方式。把方便、舒适、安全留给别人,把困难、麻烦、危险留给自己。我深深地体会到,在双惟班创办的十三年里,双惟学子日复一日的坚持里、风雨无阻的坚守里、不忘初心的坚定里,始终都站着一个人。而他,却在这十三年里,一直坚守着一个信念,从未放弃,他便是刘红宁教授、双惟班的班主任。“刘爸爸”说,创办双惟实践班的十三年是他最幸福的十三年。在这十三年中,老师觉得自己似乎只做一件事,因为老师觉得人这一辈子只能做这么一件事,就是把学生培养好。我静静地听着“刘爸爸”的话,不禁落下那酝酿已久的泪。当那无声的泪划过脸庞,我的内心却是那样的汹涌澎湃,我被老师的信念所折服、被老师的坚守所震撼。在那一刻,我的心中燃烧起一团火,我想要像学长学姐那样,成为赢在终点的人。我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双惟,开启了梦想启航之旅。

加入双惟之后,每天叫醒自己的不是闹钟,是队友洋溢在脸上的微笑、是队友热情的握手、是队友简单的“早上好”。当我带着好奇和欣喜参加远志24 队的见面会时,内心溢满激动。推开教室门,第一眼见到的便是队助团的学长,第一个迎来的表情是微笑,同时,学长的第一个动作便是握手。在加入双惟的前三十六天当中,我感受到学姐学长们的无微不至,看到他们无与伦比的美丽,观察到他们细微之处的用心。每次传承双惟理念,各种双惟活动中队长的筹划 ;每次集合点到、晨跑中纪委的汗水 ;每次晨播报、读书交流中学委的辛勤 ;每次队友生日时、周五礼物时间、周末活动中组委的用心,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那段时光,是那么的短暂,我想要留住他们。然而,他们终究有着自己的使命。

双惟带给我的不仅是感动,还有能力的提升。慢慢地,通过晨播报,我有勇气提出自己的看法,有勇气在很多人的面前说出自己的观点 ;通过周五做礼物,我重拾起画笔,在明信片上画下自己的画,画出属于自己的意境 ;通过周末活动,我能够上台演绎出自己以前从未有的风采,展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通过晨跑,我锻炼了身体,慢慢地爱上慢跑。在双惟的这些日子里,我真切的体会到为什么说“双惟,从来不差机会”,因为双惟是一个平台,是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舞台。

“刘大大”在双惟的十周年庆典上说 :“双惟精神永远在路上,双惟实践班永远在路上,素质教育永远在路上,但是我们会始终坚持并充满信心。”双惟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是我敢于面对青春的舞台。

在年华正好的时光中,遇见双惟,真好!成长路上,有你陪伴,真好!

(18 中医学 3 班 彭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