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课堂引入演示实验 教学效果直线飙升


  本报讯(教工通讯员彭玉平)如何增强课堂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一直是教学中的热点问题。日前,在大学物理课上,一场生动直观的演示实验吸引了学生眼球。台上老师将仪器演示和演示视频交互进行,台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据悉,引入演示实验是基础科学部物理教研室,为提升物理理论及实验课教学效果采取的重要举措,旨在形成多种辅助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扩展介绍相关应用知识,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早在2018年10月,物理教研室即在设备处帮助下引入刚体角动量守恒演示、弦振动、静电演示、迈克尔逊干涉仪、晶体双折射、便携式光学演示教具。仪器引入后,物理教研室老师们立即动手实验,编写操作指导,并拍摄演示教学视频。在后续教学中,老师们纷纷将演示仪器和视频穿插应用于课堂教学,如在光学教学中,将便携式光学演示教具应用于课堂中,将双孔干涉、单峰衍射、光栅衍射、正交光栅衍射、光的偏振等现象直接投影出来,让学生直观看到光学现象。
  本学期,该教研室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演示实验。如在角动量守恒应用介绍中,引入直升飞机螺旋翼结构分析等,并将剪辑的视频、图片、实物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拓展到卫星、飞船等设备上的应用,有力提升了课堂吸引力,开小差、玩手机现象一扫而空。每次课堂演示后,课下总会有很多同学主动提出体验操作演示仪器,还有部分同学求知欲大增,主动找老师讨论相关知识及其应用。
  不少同学表示,将此类演示实验引入课堂很有意义,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使得课堂更生动、更具体、更直观,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希望能更多地引入演示实验。
  物理教研室负责人介绍,教研室正计划开放演示实验,同学们预约后可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和操作演示设备,在提高仪器利用率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物理学习兴趣。后续教学中,教师们将继续实施演示教学,并不断引入典型教学演示设备,或由教师自主设计制作部分演示仪器,从而逐步建立演示实验室,更好地辅助教学,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