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会议包括开幕式、发布学校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成果、参观学校科技成果展和成果对接意向洽谈四项主要内容。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各学院、各科研院所(科研平台)主要负责人及科技成果技术负责人,各市组织部门、科技局、高新区等单位的负责同志,省内170余家建筑领域民营企业、40余家科技中介和金融机构代表,50余位专家学者和来自辽宁电视台、辽宁日报、中国建设报、中华先锋网等单位的近400人参会。
赵建华代表省委组织部宣布辽宁省“2019年民营企业高校院所行”活动启动,他对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开展民营企业高校院所行工作,主要目的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工业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党建搭台、各方协力,把民营企业对科技的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和科技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为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对接载体,搭建合作平台。
他希望,各级各单位,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计划、周密安排,努力把民营企业高校院所行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要把优质的科研成果展示好、推介好,让研究成果更多地汇集民营企业、科技中介、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为民营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新闻媒体要发挥优势,进一步宣传民营企业高校院所行的经验做法,共同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助力民企发展,助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杜秉海代表省科技厅高度评价了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服务辽宁振兴发展取得的科技成果。他指出,此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是我省全面开启“民营企业高校院所行”系列活动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促进建筑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深入探索。
他表示,建大作为我省以建筑、土木等学科为特色的高校,荟萃了一批建筑领域最优秀的科技人才,研发了一批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的科技成果,是我省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为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指出,东北科技大市场首个院校工作站落地建大,开创了科技大市场直接服务院校的先河,希望院校科技创新资源能和大市场科技服务资源产生化学反应,为全省院校做好示范,围绕市场需求打造全方位多维度科技服务体系,让科技成果快速进入市场并产生效益,让一批科技成果在辽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董玉宽代表学校对与会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和问候。他表示,承办此次活动,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东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决策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响应辽宁省委“党建引领民企振兴行动”、全力推进科技创新、有效促进科技成果更好服务辽宁经济建设的一个有力抓手,对于进一步实现多方优势资源互动、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加快高校科技资源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他表示,学校近年来坚持以助力辽宁经济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坚持以“抓党建、强学科、铸特色、育新人、创一流”为主要内容的五大核心任务,充分发挥优势学科服务特色,全力融入“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和“一带五基地”建设,为辽宁经济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助力地方经济建设和民营企业发展,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开幕式上,举行了学校工作站揭牌,学校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分中心授牌,校地、校企、科技成果转化重点项目签约三个仪式。
阎卫东与芝倪信息技术(沈阳)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丽为“东北科技大市场沈阳建筑大学工作站”揭牌。芝倪信息技术(沈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玉明介绍了工作站建设情况。
阎卫东为学校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营口市分中心、铁岭市分中心、朝阳市分中心、阜新市新邱区分中心授牌。
冯国会与浑南区人民政府、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锦联物产集团管理有限公司、辽宁山水集团东北运营区代表签订校地、校企战略合作协议。
学校现代建筑产业技术研究院、BIM与计算技术研究中心、交通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养老产业建筑信息研究院、管理学院、空间规划与设计研究院、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研究院等单位和科研院所的学校代表与朝阳盘龙房产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克来沃美的暖通设备销售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代表签订了科技成果转化重点项目协议。
开幕式后,学校发布重点科技成果,冯国会主持发布仪式。学校精心遴选了CIGS全覆盖式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辽东湾新区设计的创新模式、新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成套技术、基于相变储能的清洁耦合采暖技术、预制构件混凝土布料技术与装备、装配式钢结构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与工程案例、废弃粘土砖再生骨料透水砖7项重大科技成果进行汇报展示,并在现场集中展示了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领域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200余项。与会企业与学校进行了深入洽谈,现场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协议12项。
会议期间,赵建华等领导和嘉宾参观了学校科技成果展示平台,听取了我校相关人员的介绍,对我校科技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下午,学校在建筑博物馆举办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产业论坛,与会专家围绕建筑科技进行了深入交流。
近三年,学校签订“四技”合同900余项,总合同额2亿余元,其中,75%以上在辽宁本地实现转化,转化金额1.5亿元。学校新申请各类专利2819件,授权专利1498件,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居全省前列。2018年,学校荣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先进集体奖”。在全省对接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学校获批25项重点任务,分别与东港市、北票市等16个市县地区完成了对接任务,服务内容包括美丽乡村建设、装配式建筑、新材料开发制造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