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四川大学梁斌副校长,
尊敬的四川路桥集团杨如刚总 经理,
各位领导, 各位来宾, 老师们, 同学们, 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 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我校 2019 届毕业生毕业典礼, 庆祝同学们圆满完成学业, 踏上人生新征程。在此, 我谨代表学校向各位毕业生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莅临现场的各位来宾和家长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位领导、 四川大学、 各股东单位、 合作办学友好单位、 奖 (助) 学金设立单位和个人,以及为同学们的成长、成才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教职员工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一群小鸟经过父母的哺育, 数月之后, 就可以离巢飞向天空,去寻觅属于他们的一片蓝天。“锦城” 也是一个 “巢” , 你们在这里经过四年的学习和训练,今天终于毕业了, 也要展翅飞向社会, 去寻找属于你们的一片天地。此时此刻, 你们恋恋不舍母校,母校也恋恋不舍你们。但是, 好儿女当志在四方, 志在为国家建功立业。所以我祝贺你们毕业, 欢喜地看着你们飞向远方,祝愿你们成长、成熟、 成功!
同学们, 你们毕业之后, 首先面临的当然是选择。但一经选定之后便是行动了。行动是人生的大部分,人的一辈子都在行动,行动得好就成功, 行动得不好就平淡甚至失败。所以,我今天想和你们说一说行动的话题, 送你们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我国近代的大学问家,子女中“一门三院士” 的梁启超先生在给其长子梁思成的家信中说: “我生平最服 膺 曾 文 正 的 两 句 话—— —莫 问 收获, 但问耕耘。” 他教导儿子不必着急, 尽力去做。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遵从父教的梁思成后来成为中国古建筑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在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之所以要“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 是坚信一个基本道理, 即 “天上不会掉馅饼” 。只有 “春种一粒粟” ,才能 “秋收万颗子” 。你无论到什么单位就职, 首先必须创造价值、 做出业绩,才能受到欢迎!只有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 才能得到尊重!
之所以要“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是因为坚信另一个基本道理,即 “功夫不负有心人” 。很多人很多事都是这样, 只有功夫下够了, 才能取得成就。被誉为 “拯救人的生命最多的科学家” 屠呦呦, 1969 年开始率领团队攻关抗疟新药,她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得到诺贝尔奖,但经过数十年奋斗, 不断攻坚克难, 她最终发现并提取出了青蒿素。为了证明药效, 她甚至以身试药。2015 年, 她光荣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科学家获得的唯一的自然科学类诺奖,这一年她已经 84岁了。
我们说要“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 并不是不可以问收获, 而是要先问耕耘后问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能指望少劳多获、不劳而获、 甚至不劳而多获。印度有名的圣雄甘地曾经列出过七种可以摧毁人类的东西, 其中第一种就是“不劳而获” 。
所以, 同学们, 孔夫子说: “不患无位, 患所以立” , 我今天对你们说:“不患没有收获,只患没有耕耘。 ” 如果你们认准了一条路,看准了一件事, 那就拼上去、扑上去, 全身心投入, 尽心尽力去耕耘, 胜利的成果一定属于你们!
我送你们的第二句话是: “把每一件事都做好,是你成功的最好阶梯。”
我从企业到政府再到学校, 积五十年之经验,深知成功之路竞争激烈, 但也并非无规律可循。任何人的成功都需要阶梯,阶梯是谁搭的?高人指点、贵人提携、祖辈荫庇、朋友相助,这些当然很重要,但归根结底阶梯还是自己搭的。我从业五十年最深的体会就是: “在任何岗位, 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 就是成功最好的阶梯。” 我毕业后到钢厂工作, 当工人时是 “五好工人” ; 当班组长时是 “模范班长” ; 等到作了钢厂一把手,满脑子想的都是怎样把企业经营管理好,怎样去“争第一, 夺红旗, 创一流” 。后来调到政府工作, 领导全省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修路架桥、治水发电等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促进产业、 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虽然碰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从未退缩,心里想着一定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我也很感谢党和人民肯定了我的工作。现在, 我最大的目标是要把 “锦城” 办好, 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同学们成才、 成功、 人生幸福!我办过很多小事, 但不因事小就怠慢它;我也办过不少大事, 但不因事大就畏惧它。总之,不管大事、 小事、 难事、 易事, 都争取办好,办得令人满意,追求有所突破。这就是我对 “止于至善” 的理解和践行!
再给大家讲一个案例。我校绵阳校友会会长马超,是工商管理学院 2010 届毕业生, 30 出头的他现已担任四川明宏恒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超校友从一线的设备管理员、 销售员起步, 业绩连续多年排名公司第一。 2018 年, 他参与集团年产值上亿元的新公司的筹建, 从筹资、建厂, 到生产、 销售, 每一个环节都做得很好。所以, 他被委以重任, 出任新公司董事长,成为我校校友中第一位国企董事长!他的事例充分说明:英雄不问出处,有志不在年高。只要坚持把每一件事都做好, 你就是一块金子,到哪里都是会发光发亮, 受人赏识的!
同学们,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 。希望你们始终怀着一颗忠诚、 感恩、 敬畏的心, 认真地对待你们的单位、你们的岗位、你们的工作、 你们的事业, 把每一件事都当作是一次砥砺、 一次锻炼、 一次提高,坚持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这是你们能够为自己搭建的最可靠的向上阶梯, 也是对社会、 对他人最大的负责!
我送你们的第三句话是: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我曾经讲过一段话,这段话已经贴在了仁爱楼的墙上,那就是:“一个好的计划或设想, 人们想到了不一定能做到,做到了不一定能做好, 做好了不一定能坚持下去, 只有那些想到了、 做到了、 做好了而且能够坚持下去的人,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据说同学们都很赞成。但是不是都能做到呢?这主要取决于是否具备三个方面的品质, 这就是: 耐心、 韧性和毅力。
所谓耐心,就是不急不躁, 不厌不烦,耐得住寂寞, 经得起消耗。我们采访了水电七局的老总,他说一个毕业生能在基层坚持三年, 是一定会得到重视和信用的,可惜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我们的校友杜帅,是编导专业 2013 届毕业生, 他毕业后到中央电视台做实习生, 月薪 800 元, 住在 3 平方米的地下室,上浴室要排队 20 分钟以上, 在这种环境下,他毫不气馁,默默耕耘,先后参与了 100 多部人物纪录片的制作, 始终坚持如初。现在, 他已担任中宣部学习出版社网络编辑部副主任!所以,同学们:快与慢其实是相对的, 大步流星、 平步青云是一种快,认清方向、脚踏实地,少走弯路、 少栽跟头同样是一种快!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够到达金字塔的顶端,一种是雄鹰—— —飞上去的, 一种则是蜗牛—— —爬上去的。雄鹰靠的是天赋,蜗牛靠的就是耐力!
所谓韧性,就是扛得住压力,经得起打击, 能够越挫越勇, 屡仆屡起。大家熟悉的马云, 他自称 “不是一个有天赋的人” “失败了很多次” 。考大学考了 3 次才考上,申请工作失败了差不多 30 次,前期创业失败了好多次,为阿里巴巴融资时被拒几十次……但正是一股子顽强的韧性支撑他走出了困境,开辟了互联网商业的新天地!他曾经告诫员工说: “最大的失败是抛却。”同学们:人生的道路很长,风风雨雨是难免的, 如果一碰到困难就动摇, 一遇到挫折就后退,一遭到打击就一蹶不振,甚至领导批评两句就灰心丧气, 一走了之, 那终究只能是一事无成。
所谓毅力,就是能够咬牙挺过最艰难的时刻, 直至到达终点!拿破仑说: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往往在于最后五分钟。”钱学森说: “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神殿门。” 可见,胜败往往是最后一刻才见分晓的,奇迹往往是最后一刻才会诞生的。一般的坚持不是胜利, 坚持到底才是胜利!就像跑马拉松, 有人可以出色地跑完前面的 20、 30、 40 公里,但马拉松的全程是 42.195 公里, 最后的两公里才是最艰难的。在 2017年的天津全运会马拉松项目中, 四川选手王刚红在距离终点还有 700米的时候体能耗尽,她四次摔倒在地, 三次顽强站起, 最后的2 米是靠手脚并用,靠着顽强毅力爬到终点线的!所以,鲁迅先生在上世纪 20年代就曾说: “优胜者固然可敬, 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之脊梁。” 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做脊梁,永不言败、 永不放弃, 永远坚持到最后, 非跑至终点不可!
同学们, 你们马上就要起飞了,要飞向远方。我祝愿你们展翅翱翔,鹏程万里, 飞得更高, 飞得更远。但有一件事请记住,要常常飞回西源大道 1 号看看,这是你们起飞的地方, 这里是你们的母校!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