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李卓林)3 月 8 日,2019 年 度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在长 春 南 湖 宾 馆 召 开。大会对 2018 年吉林省科学技术奖和 2018 年吉林省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的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对我省 2018 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得者和团队给予了配套奖励。我校共有 17 个项目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4 项、三 等 奖 11项。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荣誉院长刘淑莹、副校长邱智东分别作为获奖代表接受了颁奖,副校长冷向阳出席了大会。
近 年 来,我 校 科技 工 作 在 科 技 立 项、科技创新、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不断有新突破、新亮点,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挥着 积 极 作 用。2018年,我校共有 17 个科研项目荣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其中刘淑莹课题组的《人参分析检测新方法与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项目、邱智东课题组的 《吉林省中药资源保护利用》 项目以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社会价值纷纷荣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刘淑莹课题组 《人参分析检测新方法与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项目通过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实时直接分析技术等前沿方法,解决了人参无损检测、农药残留监测等行业难点问题,保证了人参使用的安全性;建立了炮制加工、生物转化的生产工艺,提高了人参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人参产品的疗效;“人参久服轻身延年”,相关产品的开发,对提高人民身体素质,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产值达到 3.8 亿元,增加效益 0.9 亿元。
邱智东课题组的 《吉林省中药资源保护利用》 项目,结束了我省 34 年没有系统开展中药资源普查的局面,摸清了全省中药资源“家底”。此项目建立起省级中药数据库、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吉林省中药资源动态监测预警体系,不仅为国家中药资源标本馆和数据库建设打下基础,为我省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还探索出一条利用中草药精准扶贫的路子。据了解,该项目累计指导中药材生产 19000 亩;建立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4126 亩,实现直接经济产值 1.7 亿元;累计带动 3700 户农民脱贫致富。
此外,我校齐伟、孙丽平、张守琳、牛春风课题组荣获 2018 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王旭凯、仕丽、高红梅、朱光泽、郭骏骐、李长慧、李光英、齐万里、王冰梅、张红石课题组荣获 2018 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李霞撰写的论文荣获 2018 年吉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