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致敬!我的大学——2019届毕业生讲述吉外故事




  短暂的大学时光已经悄无声息地溜走了。毕业并不意味着就此与青春别过,而是即将迈向新的征程。
青春不留遗憾
张健,商务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在他踏进吉外校门的那一刻,便被吉外优美的风景,清新的环境所吸引,入校后在班内做了一名文艺委员。吉外的校园活动很多,张健印象深刻的一次是他负责组织班级同学参加班级风采大赛。作为一名新生班干部来说,组织和举办一次活动很不容易的,但同样的,这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配合下,他带领班级顺利完成了演出。尤其是在演出中,室友的反串表演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掌声,使班级在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大二那年,怀着对歌唱的热爱,张健报名参加了校园十佳歌手大赛。他利用一切可利用课余时间,独自一人在空教室练歌,在寝室背诵歌词等等,经过认真努力的准备,通过了重重选拔,最终获得了校园十佳歌手的荣誉称号。对张健来说,这是他大学四年中的重要转折点,经过这次舞台经历,他找到了自信。
  张健感叹:“感谢母校举办的各类活动,使我们有更多机会展示自我,当你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你就是最闪亮的星。希望学弟学妹们能抓住机会,多多展示自我,珍惜青春年华,勇敢拼搏。”
学习正当行
在阿拉伯语专业应届毕业生黎亚楠的眼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成长锻炼的机会是吉外的一大特色。
  黎亚楠在学生会工作,同时担任班级学委。她说:“学生干部工作教会了我很多专业书本知识以外的技能,提高了我的组织能力。在这些工作中我也学会了珍惜,珍惜那些磨练自己的机会。”她还常常到图 书 馆 学习,完成日常的听力口语练习,偶尔也会在寝室弹弹古筝,充实愉悦自己的生活。
  越努力,越幸运。在“感受东北风,浓厚中埃情”的项目中,黎亚楠成为了交替传译工作组的一员,负责接待埃及开罗大学访华团的小伙伴。陪同参观长春雕塑公园、长春一汽集团,与外国来宾聊聊中国故事、阿语小说,进行二胡、琵琶、古筝、等中国传统乐器表演,与他们共庆中秋佳节。她说 :“这是我们外语学习者的责任,希望埃及朋友通过我们的介绍,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喜爱中国文化。”
  黎亚楠表示,在吉外的亲身体验,让她拓宽了眼界,毕业后她将到埃及开罗的法鲁斯大学开启自己新的学习生涯。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黎亚楠认为,吉外的教学理念对于每一位吉外学子来说,都是终生受益的。她在实践中得到理解和锻炼,努力成长为应用型、复合型、
外向型外语外事人才。
机遇与努力相伴
高帆是韩语专业应届毕业生,她的大一是在迷茫中度过的,在大二时,她才意识到自己该为自己的人生找一个方向了。于是,在这一年的奋斗下,她将韩语学得更为扎实,想为大三的考研做好前期的准备。但一直到大三下学期,高帆感觉自己还未有进入下一阶段的状态,开始有了点焦虑。她说:“偶尔感觉自己在这条路上感觉很迷茫,因为当时身边有很多人都在准备考研所以自己也就准备了一段时间。”后来,高帆意识到考研没有那么简单,且不太适合自己,便果断地决定放弃考研转向就业这一目标。“当学校有公司来面试时我就去了 LG 这个公司面试,通过面试之后我在 12 月份就去实习。在南京实习了两个月,当时我们团队主要负责研发和工业链的一个管理。这个企业销售主要面向东南亚、欧洲、俄罗斯、以及澳大利亚等地区和国家。所以我觉得自己还是很幸运的,加入了一个好的团队和公司,让我在实习期间学习到了很多的经验和知识。”
  高帆建议学弟学妹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有英语也要学好,虽然是作为一名韩语翻译,但英语是非常重要的,在翻译工作中必不可少。高帆很幸运自己能在大二时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面试的时
候,竞争特别激烈。因为我还修了一个工商管理的学位,所以,我获得了入职的机会。”
选择适合自己的路
毕业了,面对未来,毕业生们多多少少都会心存迷茫。是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商务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李雪说:“我会选择直接就业,其实,从大三上学期就开始参与了许多与未来就职行业相关的实习实践活动。”
  张健则有自己的看法。“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就会有不同的选择。如果个人觉得,这个时间节点适合我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便需要着手就业步入社会,在就业过程中便会更好的更早的融入社会。而考研,是当前的一种大的趋势。当代大学生毕业后更多的会选择继续考研深造。而当你面临是否考研的选择时,在这之前,需要考虑好考研的目的是什么,若是为了随波逐流跟随社会主流,为了逃避就业,考研也就失去了意义。若真的想提升自身知识修养,追求一种境界,那便可以努力拼搏追求更高的层次。出国留学也会让我们有更开阔的心境和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