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 事 而 化 、 因 时 而进、 因势而新。办好思政课, 必须推动改革创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 理论性和亲和力、 针对性”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深入阐释了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对于在新时代更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浇 花 浇 根 , 育 人 育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 实际上是一个释疑解惑的过程, 要帮助学生认识人生应该在哪用力、 对谁用情、 如何用心、 做什么样的人。办好思政课, 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如果因循守旧老一套, 缺乏亲和力与针对性, 不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就很难取得实效。只有沿 用 好 办 法 , 改 进 老 办法, 探索新办法, 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不断增强针对性、 时代感和吸引力, 才能使思政课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 智慧光芒、 精神力量。
着 力 推 动 思 政 课 改革 创 新 , 就 要 深 刻 把 握“八个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 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 “八个相统一” , 是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的科学概括, 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原则。这 “八个相统一” , 直面思政课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广大教师关心的热点问题, 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作出了深刻回答, 是不断增强思政课思想性、 理论性和亲和力、 针对性的关键所在。
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就要始终贯彻“八个相统一” 。这 “八个相统一” , 每一个都思想深刻, 内涵丰富, 只有结合思政课的教学实际, 创新方式方法, 才能让思政课有亲和力、 吸引力、 感染力, 让学生喜闻乐见、 受益无穷。比如, 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 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 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才能让学生真学真信、 愿学爱学。再比如,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用科学理论培养人, 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 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 做奋斗者, 才能让学生加深对科学理论的理解把握, 用以武装自己的头脑。还比如, 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注重启发性教育,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思考问题, 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才能让科学理论春风化雨、 滋润心灵, 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理论的能力。
“育才造士, 为国之本”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 “拔节孕穗期” , 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引导学生增强 “四个自信” , 把爱国情、 强国志、 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我们就一定能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转载 ( 《人民日报》 评论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