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青春作伴扬帆起航,逐梦远方不负韶华。6月27日,中国海洋大学2019届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先后在崂山校区体育馆举行。376名博士研究生、3055名硕士研究生、3414名本科生从师长手中接过毕业证书,踏上人生下一阶段的新征程。
党委书记田辉,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于志刚,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士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庆忠,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副校长李巍然,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副校长闫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华军,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党委常委、总会计师王剑敏,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丁林,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吴强明,校长助理于利等出席典礼和仪式。
毕业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和千人合唱《爱如海大》的歌声中拉开帷幕。田辉宣读了《关于表彰中国海洋大学2019届优秀毕业研究生的决定》和《中国海洋大学关于表彰2019届优秀本科毕业生的决定》,与会领导和导师向受表彰同学颁发了荣誉证书。
于志刚以 《做新时代服务民族复兴的硕学宏才》和《坚持终身学习》为题分别在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
于志刚向毕业研究生提出两点希望:一是秉持做人之本,涵养德性,坚守契约精神,做“有德性、守契约”的中国海大人。这是赢得他人信任的秘诀,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这将使大家拥有积极而淡定的心态,领略差异和包容的深刻,为长远发展奠定牢固的精神基石。二是领悟为学之道,终身学习,勇于创新超越。不管工作多忙,都要坚持每天读书,不断向书本和实践学习,做到终身学习。要继续秉持研究的态度,弘扬创新的精神,发挥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形成的学术创新能力,在世界科技前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制度创新等广阔的领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超越,力争在核心技术研发、解决卡脖子的关键难题中有所作为,为民族复兴作出实实在在贡献。
于志刚语重心长地嘱托本科毕业生三句话:一是坚持终身学习。同学们毕业了,但是学习没有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希望大家不管工作多么忙,都要坚持每天读书,坚持不断向书本和实践学习,让终身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二是保持独立思考。信息爆炸时代,希望同学们在保持敏锐性的同时,也能保持那份独立、冷静、长时空的思考定力,不随波逐流、不掉入“布朗运动陷阱”。要追求有价值导向的梦想,要思考所做事情的价值所在。三是持续艰苦奋斗。老一辈人为我们树立了艰苦奋斗的榜样,同时我们也正处在一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唯有艰苦奋斗,方能行稳致远。
于志刚希冀同学们,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要从容淡定,慎思明辩,勇于担当,奋发努力。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里,你们能站得高,中国才有可能站得高,你们能行多远,中国就能行多远!
校友代表、1995级海洋化学专业毕业生、58同城CEO姚劲波毕业20年后重回母校,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和对人生的思考。海洋与大气学院荆钊教授、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王琪教授代表教师致辞,寄语同学们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活出属于自己的那份精彩。宿管阿姨姜兆娟向孩子们说出心里话,外面风雨再大,学校永远是你们最温馨的港湾。海洋探测技术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刘铭坤,中国学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来自巴基斯坦的天木(TEMOOR),文化产业管理2015级本科生陈立豪代表全体毕业生作毕业演讲,他们表达了对母校的惜别之情,分享了在海大求学生活的感悟,并向母校、师长们作出庄严承诺。
仪式上,李巍然宣读了《中国海洋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关于授予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决定》和《中国海洋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关于授予学士学位的决定》,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其他成员,相关职能部处及学院负责人,2019届毕业生和部分毕业生家属参加典礼和仪式。(文/金松 左伟 图/刘邦华 刘莅)